第293頁(1/2)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

不知過了幾時,只聽外間隱約傳來小林子和春纖閑話的聲音,秋月心裡倒是明白,倘或夏悠琴在此,他們倆也不會這般在這宮裡閑話放肆。

原來秋月被封貴妃,她雖無甚表示,小林子倒是一心為主着想,特意打聽了各宮情況。胤禛後妃中除了烏喇那拉氏,卻是秋月等級最高,一面高興,一面仔細的打聽了各宮情況,回來正打算向秋月邀功,卻被守在外間的春纖攔住了,“主子正歇着呢,讓咱們不要打攪。”

小林子興奮極了,又見春纖一臉喜色,忙分享道:“你知道么,這宮裡,除了皇後娘娘,就咱們主子被封了貴妃,李福晉不過是四妃之一,封號‘齊’,鈕祜祿福晉封號‘熹’,餘下耿格格、武格格不過是嬪位,剩下的則是貴人常在答應之流,離咱們主子可差遠了。”

春纖從接過聖旨後,就被夏悠琴命令着守在外間,消息倒不甚靈通,此刻聽了這話,臉色的喜色更是明顯,合十道:“阿彌陀佛。”

小林子笑道:“還有得高興呢,咱們大清朝後宮,入宮就直接被冊封貴妃的,咱們主子可是頭一份。”

春纖又喜了一陣,這才疑惑道:“妃子不是都有封號么,咱們主子怎的沒有?”

小林子笑道:“這裡面自然有緣故,大清自太祖以來,直接冊封為貴妃的都沒有封號,妃以下由禮部擬訂稱號。你想啊,主子現在已經是貴妃,倘或再有封號,可是位比皇貴妃呢。再者所謂封號,不過是為了區別眾人,比如鈕祜祿福晉封為熹妃,李福晉封為齊妃就是為了區分開來,不然我們見了,怎麼行禮。咱們大清制度可封貴妃二人,皇上不給主子封號,以我的一點小見識,就是皇上只打算只封一位貴妃,無需區別,自然也不需要封號了。”

春纖合掌道:“那這麼說,咱們主子不就是獨一無二的了?”

小林子笑道:“正是呢,你知道么,我方才在外頭遇見兩位宣旨的大人,聽他們說,宮裡所有娘娘,連同皇後娘娘的詔書最後二字不過是‘欽哉’,咱們主子詔書最後二字卻是‘敬哉’,這可是宮裡頭一份呢,可見皇上心裡敬着咱們主子。”

“這可是大事,竟連皇後娘娘也沒有這殊榮,也難怪那些大人驚訝,連禮也不顧,敢在這後宮談論這個,讓你給聽了去了。”春纖驚訝道。

眾所周知,聖旨最後二字都是‘欽此’二字,而‘欽哉’則取此意,胤禛給秋月的詔書竟換了一字,這可不單單是簡單的一個字,裡面包涵的寵愛和深意,卻是小林子春纖之流感受不到的。

秋月在內室竊聽了兩人的談話,頓時心生纏綿,不覺又驚又喜,又悲又嘆,拿起皇卷詔書,對最後二字,細細撫摸。清朝貴族多驕奢,因而她得了‘克勤克儉’四字,還有最後的‘敬’字。秋月看着詔書上的字,彷彿看到了胤禛的心,一時竟然有些痴了。

所驚着,她仍是封了貴妃,也不知未來如何。所喜者,他固然是懂我,於細微處贊我,全了他的心和我的性子。所悲者,不過是她的一條命,她也不怕失去,只是怕日後無法相見,也不知他會是個什麼光景。所嘆者,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果然是世間最美的情話,卻也是可與而不可求。

心念流轉間,不禁急切想見到他,只是一面也罷。卻又想到見面時無甚話說,自覺無趣。一時又憶起將要二月,期間選秀事宜也迫在眉睫,心又酸澀不已。

一時纏纏綿綿,輾轉反側,竟也睡了過去。

而封妃之後,康熙梓宮在胤禛及皇太後、皇後、妃嬪等護送下,移往遵化景陵。而當初康熙在為順治辦喪事時,並沒有親護梓宮赴東陵。而且,胤禛一改滿族傳統的火葬,決定不焚燒皇考的棺木,使康熙成為清朝第一個土葬的皇帝。

從京城至遵化景陵有三百里左右,沿途共設五站供靈駕停宿,每地都設有網城、旌門、黃幔城及停放梓宮的蘆殿。

靈駕由胤禛率諸王大臣護送,皇太後率皇後、妃嬪等走另一條路,傍晚到停宿地才能會集。

護送的着幾日,秋月竟找不到一點空隙時間同胤禛說一句話,只能在兩人最近時互相看着對方,但每每不能超過一秒便要移開視線。

即便如此,想到胤禛在這麼忙碌的時候也不忘自己,秋月心裡仍湧起一股淡淡的甜意。每到一處,都要行朝奠禮、夕奠禮,且百里以內的文武官員都要趕來跪迎,舉哀。

就這樣走走停停,梓宮終於到達景陵,胤禛下令將梓宮停放在暫安殿,在百官勸慰下,領着後宮妃嬪及諸位大臣回了紫禁城。

將康熙的梓宮送到景陵,已是一月末,選秀之事早已如火如荼的展開。

本章節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