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頁(1/2)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

第二百九十三章 解釋

見秋月說的鄭重,年夫人也不由斂了笑。

只聽她道,“常言:‘月滿則虧,水滿則溢’,又道是‘登高必跌重。如今我們年家,因二哥的關係赫赫揚揚,一日倘或樂極悲生,若應了那句‘樹倒猢猻散的俗語,豈不虛稱了一世的詩書舊族了!”

人老了,自然也就喜好平靜安詳子孫繞膝的生活,自然不喜聽到這話。何況年家正在處於政治巔峰期,京里這些大官貴人,哪個見了不是奉承兩句,便是年府現在看門了,也硬氣的很。

如今年夫人聽了這話,心中大為不快,蹙眉道:“這是什麼話,你如今位尊貴妃,看皇上對你的寵愛,這皇貴妃之位也是遲早的事。堯兒如今也是一等公了,斌兒更是襲了爵,日後這榮華富貴,自然是長長久久的。”

秋月搖頭勸道:“額娘有所不知,否極泰來,榮辱自古周而復始,豈人力能可常保的。如今二哥於國於家有功,自然是大肆封賞。但豈不聞‘狡兔死,走狗烹’,現在西北邊陲戰事已定,正是百廢待興之時,皇上對百姓民生尤為在意。如今二哥為封疆大吏,自然更應該勤勤懇懇,約束下面人,盡心為皇上辦事,為百姓辦事,才是正經啊。”

說著,拉着年夫人的手,“切莫因為其他人的奉承就忘乎所以,忘了根本。”

雖這麼說,年夫人卻並不拿這話當一回事,只笑道:“你是不知呢,皇上對堯兒卻是器重的很。”說著便將秋月不知道的事細細說予她聽。

原來,自胤禛上位,對年羹堯一直十分寵信。

他不僅在涉及西部的一切問題上大權獨攬,而且還一直奉命直接參与朝政,有權向雍正打小報告,把諸如內外官員的優劣、有關國家吏治民生的利弊興革等事,隨時上奏。

而在有關重要官員的任免和人事安排上,胤禛更是頻頻與詢問年羹堯的意見,並給予他很大的權力。尤其是在年羹堯管轄的區域內,大小文武官員一律聽從他的意見來任用。

雍正元年四月,胤禛命范時捷署理陝西巡撫,不久想要改為實授,把原任巡撫調為兵部侍郎,胤禛還特意和年羹堯商討這項任命。

而另一次在安排武職官員時“二意不決”,就徵詢年羹堯的意見,問他如果將陝西官員調往他省升用“你捨得捨不得”,並說出“據實情奏來,朕依爾所請敕行”之類的話。

秋月暗自心驚,胤禛的性子她實在是太了解了,愛之就巴不得將所有的好東西放到她面前任他挑選,恨之,自然是手段狠厲,毫不留情。

現在,他和二哥君臣二人有從前的交情,又有知遇之恩,之間的關係自然比那些牆頭草的官員要好的多。最主要的是,二哥沒有被官場上的糖衣炮彈給腐蝕,還保留着當初那一份清明。

但看今日年夫人的情況,秋月不禁暗自着急,連她額娘在這份飄飄然的狀態下保持不了冷靜之心,何況二哥。

他本就是個狂傲、自負的性子,若在下面人的攛掇奉承下,一時腦熱,做出讓胤禛不喜的事。

那麼就算是她,到時候,也救不了他了。

沒有人比她還清楚在對待黎民百姓的事情上,胤禛公事公辦,絕不徇私的性子。

太醫說她心思重,確實不無道理的。

她知道結局,卻無法告知任何人,也無法勸告他們。

沒有經歷過這些事,誰會相信?況且那時候,年家雖有點前途,但在這王爺郡王一抓一大把的京都,他們年府也不過是出了個側福晉和巡撫的小門戶,也不過是這些王公貴族眼裡的奴才。

事情沒有發生,自然也沒有本錢做禍,那些事,她也只能一個人壓在心裡,積鬱成疾。

而現在,胤禛上位,二哥受到重用,年家達到了政治巔峰。她還來不及將額娘請進宮來勸說,就發生了福惠落水等一系列的事。

現在,病才剛好,便急急招了額娘進宮,卻仍得到了她不想看到的結果。

現在的胤禛,對二哥的寵信,是真的。愛屋及烏,對年府的好,亦是真真切切。

本章節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