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宮宴(二)
一會兒,一身寶藍皇子吉服的十三阿哥攜着十三福晉兆佳氏,給德妃請安:“胤祥、淑柔給德妃母請安。”
德妃連忙開口道“快快起來”又對胤祥招手,“十三,來,到母妃這裡來坐。”烏喇那拉氏聽了,連忙起身,把位置讓給胤祥。
胤祥的生母敬敏皇貴妃章佳氏,在生下他後便難產而去。胤祥從小便養在德妃身邊,因他聰明機靈,外加對胤禛算得上忠心耿耿,德妃對胤祥也就像自己的親生兒子。這次更是為了胤禛而被康熙唾棄,德妃對其更是憐惜。
胤祥聽了這話,給胤禛請安後方坐到德妃旁邊。待胤祥坐定,十四和他的一眾福晉也給胤祥請安。
這是秋月第一次見十三阿哥,歷史上有名的‘俠王’。許是常年練武的緣故,十三阿哥身形挺拔修長,但臉色卻微微蒼白,眉宇間卻有絲絲鬱郁之氣,只能從他爽朗的聲音中隱約見到當年的洒脫不羈。
十三福晉梳着兩把子頭,頭上只戴了朵粉紅色的上好娟花,景福長綿簪,吉祥如意簪,萬年吉慶簪並幾個其他的喜慶簪子。身上的衣服也較為素凈,小巧的瓜子臉上略施薄粉,雖竭力大氣精神,但眉宇間仍透漏着絲絲倦怠之色。
德妃攜了胤祥的手,拍了拍,道:“你身子不好,怎麼不在府里好生靜養着,這宮裡的晚宴便是不參加,也沒人會說什麼。”
胤祥笑道:“就因我這病,已經很久沒進宮給德母妃請安了,今兒個可是大年夜,說什麼也要過來給德母妃請安。”
胤祥在康熙一廢太子之前,是除太子之外康熙最寵愛的兒子。從他13歲起,只要康熙出巡必定帶着胤祥,他也是唯一一個跟着康熙南巡達四次之多的皇子。
尤其康熙四十一年第四次南巡的時候,撇下隨行的太子和四阿哥,命胤祥單獨一個人祭拜泰山。泰山在古代就是權力的象徵,秦始皇漢武帝都曾數次封禪泰山以示最高皇權,康熙這個意味不能算不深。
康熙四十二年索額圖就被康熙斥責‘天下第一罪人’,並對太子信任大減。在廢太子時候發生的事情,誰也不知道,也許是被太子牽連,被大阿哥陷害,胤祥在廢太子後康熙對他的態度一落千丈。
康熙四十九年,康熙給三阿哥,十三阿哥,十四阿哥三個人的請安摺子的硃批上說:胤祥絕非勤學忠孝之人,如不嚴加約束,必當生事。
康熙帝曾在胤禛幼年用‘喜怒不定’四字鑒評他,是胤禛童年時期飽受眾阿哥的輕視。而在以孝道治理天下的清朝,‘不忠不孝’的評語比之‘喜怒不定’更是嚴重了百倍,這樣一句評語,就是他人生中的污點,胤祥基本上已經沒有了爭奪皇位的資格。
也正是因為這一次的挫敗,加上他最信賴最親近的皇阿瑪的態度,徹底傷了胤祥的心情。原本有着醉人的丰姿灑、脫不羈的胤祥內心開始鬱鬱寡歡。在圈禁的那段時日患上了一種叫鶴膝風的病,時好時壞,反反覆復。請了多少名醫,治了好幾年了根本不見一點效果。
德妃聽了胤祥的話,心底雖高興,面上還是假意責備道:“你這孩子,母妃自是知道你的孝心。前段時日,天氣陰寒,你這病發了么,請了太醫去瞧沒?”
胤祥聽了‘孝心’二字,眸色暗了暗,仍是開口笑道:“兒子謝母妃關心,這回可真要好好謝謝四哥、四嫂,上次送到我府上的烈酒可真是有效,喝了之後,在病發作的時候,竟沒這麼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