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 表白(1/2)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

這個計謀若是成功了,可是一箭雙鵰啊!

高氏心中頗有些自得,想起臨行前烏喇那拉氏的囑咐,眼裡不禁閃過一絲得意。

皇後娘娘,若是此計成功,您可得讓我升上貴人才是。

想到這裡,又看了一眼上位處掩唇巧笑的謙嬪,心下冷哼一聲。

就讓你在多蹦躂一會子,我倒要看看,到時候你怎麼收場。

且說秋月和這次妃嬪們說笑了幾句後,鈕祜祿氏瞧了瞧外頭的天色,笑道:“時辰也不早了,娘娘看可是要動身了,再過會子,只怕日頭太毒,小阿哥身子受不住。”

秋月瞧了瞧窗子外頭的太陽,頷首應了,率先起身,牽着福惠,領着後面一串粽子,加上各宮的宮女太監,浩浩蕩蕩的一群人往福海走去。

這次端午的一些節目都是鈕祜祿氏一手舉辦的,見天熱的緊,人都聚在一個屋裡也不好,便另闢蹊徑,也不要貴婦進來請安,只讓人將她們請到福海的蓬萊洲休息。

當然,這事也是秋月允了的。

圓明園在廣大湖區和高聳的西山之麓,因巧奪天工的布局而稱之為“萬園之園”。

各種精巧的小橋以不同的風格延伸園中的景緻,秋月一行人從“之”字型的石橋橫跨狹窄的水道,到高層的大理石圓拱橋,在經過蜿蜒的橋,不僅可以感受到微風拂過水麵時的涼意,更可以欣賞到水中暢遊的魚和漂浮的睡蓮。

眾人走了約莫半個時辰,便到了目的地。

這是一個方形的湖,每一邊的長度大約是七百多米。第一次看到它的人,留下的無不是遼闊、廣大的印象,以及開放的感覺。

這裡便是這次宴會的地點——福海。

胤禛之所以將這個湖叫成“海”,就是要刻意達到誇張的目的。

到了湖邊,一旁早有幾艘做工精緻的畫舫在岸邊候着,見秋月一行人來,候在一旁的宮女太監們紛紛下跪行禮問安。

一行人坐了畫舫達到湖心的“蓬萊洲”的迎薰亭,秋月到時,迎薰亭中零零散散的坐着幾十名宗室貴婦。

見秋月一行人到來,紛紛起身行禮問安,一時場面好不熱鬧。

待眾人坐定,說了些場面話,又有鈕祜祿氏在一旁調節氣氛,交好的命婦們也都三三兩兩的坐在一起低聲耳語,場面倒也溫馨和諧。

秋月得了空閑,攬着福惠,看着湖上的風景。

方才坐船時雖有機會,卻沒有得空,且也不能總覽全景。

眼下坐在亭中,只見浩淼的水面,波光粼粼,清幽淡雅,每一方向都可以一覽湖上繽紛樓閣的閃耀倒影,讓整個視野看來非常壯麗。每一幢人工建築在霧山之中若隱若現,很是符合神話中的景象。

難怪要胤禛將其賜名為“蓬萊洲”,便是仙島,也不過如此了。

正當艷陽高照,雲淡風情之時,若與胤禛蕩舟於此一邊賞景,一邊享受迎面吹來的徐徐清風,或彈琴吹笛,或是品茗暢敘,倒也是一樁美事。

此時,湖面上擺滿了大大小小的船隻,那大的畫舫自然是做兩岸來往載人之用,那稍小一些船隻上表演着雜技、樂曲供貴族公卿觀賞。

旁邊一些特製的船隻上,此刻正有一群身勁裝的八旗子弟,或摩拳擦掌勢要下去比個高低,或勾肩搭背,低聲談論什麼,時不時爆發出一陣陣笑聲。

只見遊船環集,金碧輝煌。或來盪槳,或事垂綸;或兢水嬉,或排陣勢。

必須身親其際,方能領略海上之大觀。

這麼熱鬧的場景,便是此刻烈日當空,也攔不住那興奮之情。

秋月搖着手裡的瓷青湖宮扇,也不禁勾了勾嘴角。

方才,那笑的最歡,且沖她做了一個鬼臉之人,可不就是弘曆。

這小子,身量雖長高了不少,性子倒還似從前那般。

福惠也瞧見了弘曆,又見下面熱鬧有趣,自然鬧着要下去找四哥玩耍。

然,他才落了水,且此刻人數眾多,也不知哪個是心懷歹毒之人。這樣熱鬧的場面,秋月自然不放心讓他離了眼前。

因此,只攬着他,一面輕聲細語,一面勸說許諾,倒是許了好些平日限制之事,福惠這才作罷。

而高氏見着眼前熱鬧的景緻,一面心不在焉的和旁邊的人說這話兒,一面在心底盤算着計劃,務必想要做到萬無一失。

待她細細謀劃了一番,覺得計劃錯不了時,便找了個借口,離開了席位,與烏喇那拉氏留在圓明園中的暗線接頭。

今兒之事,還得要弄一些東西,且要精心布置一番才行。

高氏離開不久,胤禛的鑾駕便到了。

秋月領着這一群宮.妃貴婦,出亭迎接。

才出了亭子,不過片刻,就見胤禛闊步走來。

見秋月和福惠在烈日下候着,頭上也沒有華蓋遮陽,忙踏步走來,虛扶了秋月一把,“快快起來,怎麼也不讓人打把傘,現在日頭這麼毒。”

本章節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