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大人難道不覺得近些年朝堂亂象頻出?到底為何,諸位心中有數,看在同朝為官多年的份上,老夫勸吳大人一句,若吳大人當年輔佐陛下,還稱得上只為朝廷,沒有私心,可當你把女兒送進宮,吳賢妃又生了趙王以後,你就只剩了私心。怎麼也不想想,當年你們是怎麼把陛下輔佐上位的,如今同樣的路數又用在趙王身上,陛下豈能容你?!”
說完這話,趙勤成就施施然走了。
還未走出宮門,就被一個內侍請着往內廷去了,獨剩下吳丞相一人愣在當場,久久回不了神。
一眾下朝的官員,看情況不對,皆避開吳丞相走。
須臾,吳丞相一甩大袖,往宮門外走去。
他步履如飛,走得極快。
他錯了嗎?他沒錯!
當年他們這一派是陛下死忠之臣,陛下登極後,他們自然跟着水漲船高。當年可是陛下,如今趙王是他外孫,他輔佐對方何錯之有?
只是他沒想到,他向來做得隱晦,又讓趙王低調讓與晉王秦王二人,依舊能讓趙勤成這個老匹夫看出來。
這些話到底是趙勤成想對他說,還是陛下通過對方之口敲打他,吳丞相已經不想去深思了。
他只是覺得今日自己太急了,方緒和李瞻這兩個老東西都沒跳出來,偏偏他跳了出來,也是此事為他主導,他籌謀多時,一時勝利在望,忘乎所以。
見吳丞相飛似的走了,走在後面,隔着一丈距離的工部尚書方緒與史部尚書李瞻對了一眼。
只這一眼,二人便若無其事又繼續往前走。
這一眼的內容只有他們自己清楚,看樣子歷經多年,陛下那點心思還是未改,對秦王/漢王還是妨礙。
只是李瞻並不急,因為他知道方緒和吳丞相比他更急。
.
趙勤成被引去紫宸殿,太和帝已在此等他多時。
“今日多虧趙公鼎力相助。”
趙勤成擺了擺手,道:“陛下無需此言,老臣年事已高,本該早已告老,陛下留老臣這幾年,老臣知曉定然是有用處。老臣此番不為己,不為陛下,只是為朝廷為大梁。近些年來,朝中亂象頻生,老臣曾私下與陛下說過,國不可無儲君,儲君一日不立,一日國不得安寧,如今陛下既已決意,老臣自然甘為牛馬,為陛下盡最後一絲力。”
“朕慚愧……”
太和帝說了一番君臣之誼的話,趙勤成也回了一通場面話。
話說到末尾,臨到趙勤成告退時,他突然問了一句:“陛下已經想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