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頁(1/2)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

……

這件事少有人知,卻是藏在太和帝內心深處的一根刺。

也所以魏王只是簡短几句話,就讓太和帝想了很多。

“你懷疑晉王來歷,覺得是和安王有關?”

太和帝說得還算含蓄,若是不含蓄的,大概就是你懷疑晉王不是朕的種,是安王的種?

“若是無關,為何兩個和安王有千絲萬縷關係的宮人,竟會同去照顧一個剛出生的嬰孩?一個可以說是巧合,兩個還能算是巧合?”

即使不說這些巧合,晉王剛回宮時的表現,也驚詫了許多人,這其中也包含了太和帝。

大概就是你覺得他平平無奇,誰知他讓你一再詫異。

一次詫異兩次詫異……當年晉王回宮後,為了站穩腳跟,可是在人前展現出不同一般的天資,讓人們都感嘆奕皇子竟如此聰慧過人,

尤其是那些文臣。

晉王為何身邊能聚集一群文臣,對他推崇至極?很大一部分人都是從晉王十多歲就對他十分推崇的,晉王的才名也是從此時就打下的。

可此事若是細想,就會讓人有一種突兀之感,一個行宮的老太監何德何能能教出這樣的神童?

太和帝生為皇帝,坐擁遼闊江山,見過聽說過很多所謂的神童,這些神童從不會出身普通農戶家,多是望族世家名門之後,多是在極少時,就有家中長輩作為引導,為其啟蒙,聽、讀、看的多,才能小小年紀就能吟詩作賦,通背四書五經。

一個只在內書堂學過幾個字的老太監,絕不可能把幼年時的晉王教成那樣,不過當時晉王也給出理由,說他會讀書識字後,就經常往行宮的藏書閣里跑。

這些事當時不顯,但也說了,凡事經不起猜疑經不起細想,一旦細想就會覺得處處都是疑點。

“還有武定侯。若兒臣了解無誤,當年武定侯和安王的關係極好,安王死時,武定侯大慟,還病了一陣子。”

太和帝失態一動,手旁的筷子被撞落了。

聽見聲響,馮喜忙快步走了進來,“殿下……”

太和帝站起來道:“把這些撤了。朕和魏王去書房說話,不用讓人跟過來。”

……

所以說,有些事是經不起細想的。

太和帝當年用武定侯,何嘗不是因為武定侯和安王關係極好,有安王給他作保。

本章節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