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看戲了啊,又沒個打賞錢。”
嘿,這話說的,站在最前頭位置的一個中年漢子不樂意了。
“何師傅,您怎麼知道沒有?要不您先演一個?”
“那要不您先賞一個?”
這要繼續下去,不定就杠起來了,方大海看着這樣的何毛柱,手都快拍到額頭上了。你說你這都三十來歲
的人了,怎麼說話辦事兒連個輕重緩急都不知道呢?這會兒是和人鬥嘴的時候?哭笑不得的拉了一把,提醒道:
“叔,叔,雨蘭都急了,咱們走吧。”
何毛柱又不是真的沒腦子,自然知道這會兒不是和人鬥嘴的時候,只是讓人擠兌的有點下面子罷了,這會兒方大海這台階都遞過來,還能不趁機下台?
“行了啊,我家這有事兒呢,先走了,明兒再熱鬧熱鬧!”
說笑歸說笑,看何毛柱真開始收拾攤子,準備回家了,也知道這怕是真遇上了親戚了,既然人家家裡有事兒,那他們自然也不會硬拉着。
所以即使那剛才硬杠的那個,也點了點頭:
“何師傅,真要是親戚,明兒和咱們大傢伙兒介紹介紹啊,都是老街坊,可不能出來進去連自己人都不認得。”
這是認不認得的事兒?你這是想聽八卦吧!就這年頭的亂勁,還有這看熱鬧的心思,這人不是天生心大,就是有依仗,當然也有可能是消息販子,不過這個方大海就不好隨便點評了。
在錦衣衛里練出了謹慎和多疑性子的方大海用眼尾掃了一下站在最前頭,對他們這一家子關注度最高的幾個人,將他們的樣子記在了心裡,然後拉着車,招呼着弟妹們跟在何大清身後,走進了那一片的衚衕里。
也不知道方大海是不是真的和南鑼鼓巷特別的有緣分,何毛柱推着攤子引路去的方向,就是剛才他盯着看了好一會兒的南鑼鼓巷!這一路過來可真是……讓方大海心裡有說不出的複雜。
南鑼鼓巷是條南北走向的直通巷道,直接開門在這兩邊的人家其實並不算多,倒是鏈接的東西走向的小巷子十分的繁複,幾乎到了隔上一段就能多個拐角的地步。而隨着步履一點點的往南移,方大海的記憶也慢慢的開始有些復蘇。
等着到了帽兒衚衕,方大海還恍惚着呢,不想前頭的何毛柱就開始拐彎了。
“帽兒衚衕?”
“咦,小子,你對這兒挺熟啊!”
壞了,脫口而出的話怕是讓何毛柱起疑了,這年頭別的不多,各個勢力的探子絕對夠多,這人別以為他們這幾個孩子也是這樣的人把!
那可不成,雖然今兒這事兒確實巧的容易讓人起疑,可哪怕只是為了他們將來日子不至於總被人盯着呢,他也要將這事兒圓過去,決不能含糊。
“熟肯定不熟,可這衚衕名聲大呀。”
名聲?他們這衚衕有什麼名聲?他都在這兒住了好些年了,怎麼不知道還有名聲?
“叔,你真不知道?這在以前,那是錦衣衛的地盤。”
啊?錦衣衛?這和他們有什麼關係?大清都亡了!
何毛柱這會兒的表情懵逼的像是個七八歲的孩子。不,不只是他這樣,就是方大江也聽的有些愣神。
錦衣衛?你別說,雖然和這會兒隔着幾百年,可是這名頭還是有一些的,至於為什麼?還不是讓我大清給鬧的唄!自打清末朝廷各種不爭氣之後,百姓間就興起了聽說書的說明朝開國故事的風潮。
什麼三寶太監下一樣啊,什麼張國公遠征腳趾,什麼成祖爺攻伐大漠等等,反正一套套的全是打出去的本子,說的被欺負的京城都讓人攻陷了幾回的老百姓們狠狠地出了一口惡氣。
而既然是說明朝的故事,那能少了錦衣衛的身影?所以啊,隔了幾百年,錦衣衛又有了名頭了,到了後來甚至還有些小報,用錦衣衛查抄貪官污吏的段子,來隱射當局不法,這熱鬧到了這會兒都沒熄火呢。
所以啊,雖然對方大海拿着錦衣衛應對懷疑,何毛柱還是有些想不明白,可疑心還是下降了好些。更甚者,他還起了八卦的心思,路都不走了,就那麼站着問方大海:
“我也聽說過,說什麼在明朝,皇城周圍住的都是十二衛的人什麼的,可這錦衣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