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東西?加什麼?難不成還能加間屋子出來?
“你這房子雖然兩間都是耳房,可位置不錯,看到那東面的牆沒?”
雷師傅見方大海一臉迷茫,索性好人做到底,將人帶到門口,指着東面耳房和東廂房之間的空地點了點。
“您是說我可以利用這個位置干點什麼?這,這能行?”
又不是沒在京城住過,就是鄉下的土院子,在屋外歸置東西也是常見的操作,雷師傅一點透,方大海就明白了。只是他現在是個孩子是吧,還是在人生地不熟的大雜院,有些話他實在是不好直接挑明了說。
“能行,按照大雜院的規矩,您家窗戶底下、門口的地兒,都是歸您家使用的,類似您這裡的情況,只要不是貼着南面的牆生爐子點火,影響了東廂房住家,那就能用。當然了,建房子不成,一般也就是堆放東西什麼的。所以啊,您可以搭建個棚子,將來將柴火、煤球,還有家裡雜七雜八的東西都放到這裡。像是您那屋子裡放着的推車,就豎起來放這裡,不用再佔用屋子裡的空間。”
這些生活小常識雖然不算稀奇,在大雜院住長了,看都能看會。可這畢竟需要時間,這會兒雷師傅一股腦兒的說出來,能讓方大海他們幾個孩子更快的融合到這個院子里,過得更順當些。這個情方大海得領!
“還真是,多謝您嘞,雷師傅,咱們就按照您說的辦,這裡再麻煩搭個棚子。”
許是看到了方大海出來,還跟着雷師傅,東廂房門口正在做飯的中年婦女耳朵一直豎著,這會兒聽到他們說搭棚子,忙收拾了一下鍋碗,湊了過來。
“你家要搭棚子?”
嗯?怎麼的?你不同意?
不,人家可不是不同意,而是眼睛發亮的直接想佔便宜。
“方老大,咱們是這院子里住的最近的鄰居了,嬸兒和你商量個事兒,你這棚子搭好了要是剩下點磚塊、木頭什麼的,能給嬸子家不?”
啊?搭棚子剩下的木頭?這樣的東西外頭就是去撿也能撿上幾根吧,突然要這幹嘛?
別說是方大海了,就是雷師傅也挺迷茫的。可人家既然要,那肯定就是有想法唄,你聽她說啊:
“你看看我家堆東西的地
兒。”
中年婦女積極熱情的引着兩人往外走了幾步,指了指東廂房南牆外,同樣靠着東牆的位置,和那一溜五六個的鹹菜罈子,不好意思的說到:
“我家和你家堆東西的位置一樣,只是吧,那邊還有個門房倒座的屋子,雖說現在那門房倒座屋子沒人住,怎麼放都成,可誰知道什麼時候這屋子就有人了呢?所以一直想趁着還沒人,將地方划個清楚,省的以後麻煩。喏,就是這裡,這本有個牆,連着垂花門的,如今都被拆了,就剩個地基,我們就是想沿着這個再砌上幾塊磚,然後用木頭搭個小棚子。”
聽着這中年婦女詳細解釋的話,方大海和雷師傅在明白了緣由之後,對這婦人不禁有些側目高看起來。
雖說一開始那話說的,上來就討東西有些像那種愛佔便宜的人,可看她划拉的位置,卻頗有幾分不偏不倚,這樣的人……到也算難得,是個有分寸的。
只是難得歸難得,人家一說就給那還是不成的,這僅僅是因為人設的問題,而是方大海若是這麼做了,那在整個大雜院甚至是周圍鄰居的眼裡,就成了軟弱可欺的,不定就會引來一堆人對着他們家吸血,今兒討點咸鹽,明兒要點米糧等等,那他的日子還怎麼過?
所以雖然對討要點剩餘的東西不抵觸,可方大海還是裝着遲疑了一下,反問道:
“嬸子,你要的這些不說我這邊是不是能剩下,就是外頭去搜羅搜羅也挺容易吧,怎麼……”
“若是以前那確實挺容易搜集的。”
說到這個,婦人無奈的笑了笑,繼續說到:
“我家前陣子也陸陸續續的撿了不少回來,可最近不成了,你也知道,外頭來了不少流民,這些人連着個住的地方都沒有,沿街就搭了窩棚。這麼一來,別說是城裡的這些東西了,就是城外得用些的樹枝都讓他們給搜**凈了,我上哪兒撿去?”
嚯,方大海還真是沒想到,一個流民,居然還有清理城裡雜物的功能,這連鎖反應真是夠讓人意外的。
就是雷師傅也驚住了,一臉的萬萬沒想到。
“我說呢,怎麼近來連着柴火都漲價,合著是因為城外近便的樹木都遭殃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