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人救的把自己救成同夥兒的事兒,可真是少見。行吧,告訴我怎麼聯絡吧。”
雖然說的有點勉強,像是不得不幹的樣子,可這痛快勁還是讓賈大標十分滿意的。
什麼?勉強?不夠積極?一個半大孩子,又沒有接觸過我黨的政策,不懂這事兒有多正義不是可以理解的嘛。看看他的行動就知道了,這孩子還是很懂的是非的。對我黨還是很認同的。
“確定了?我可說好,加入了,就不能背叛,對組織忠誠這是革命同志最重要的素養。”
雖然理解,不過賈大標該說的還是要說的,免得這孩子不懂,將來……
“我就是不幫你們,真查起來,我也吃不了好,還不如我積極點,讓你們早點勝利呢。那樣的話好歹我也算是勝利者的一方,是不是這個理?”
雖然說的有點糙,可道理還真就是這麼個道理。能想的這麼透徹,這孩子的腦子,果然不一般啊。
“你明白就好。”
賈大標聽完笑了笑,然後再次小心的打量了周圍,等着確定周圍安全,就湊到方大海的耳邊將聯絡的各種暗號、方式說了一遍。
...........................................
三天後,方大海又上山了,鄰居陳大娘看着背着背簍出門的方大海,嘆着氣對自家兒子陳
石頭說道:
“大海那孩子真是不容易啊,才幾歲的年紀,就要上山去掙那搏命的錢,哎!苦孩子,都是苦孩子哦。”
陳石頭正在吃飯,聽到自家老娘說起這個,忙探頭往窗外看了一眼,正好看到方大海那全院都知道的大背簍。皺了皺眉頭問道:
“上次不是聽說獵了野豬,得了好大一筆嗎?怎麼又去?這才過了多久?都沒十天吧。他家應該暫時不缺錢啊。”
“他家是不缺錢,可你何叔家不缺錢?你何嬸可是才從醫院回來,聽說這次老兇險了,差點就沒命。這樣的大病,不花大價錢能救回來?還不定在外頭欠了多少呢。都是一家人,你何叔到現在都沒回到香滿樓去上工,想早點還上,不就得兩家一起使勁嘛。大海那孩子,真真是仁義哦!”
上次方大海將過手錢拿出來,讓何毛柱先用的事兒,那是院子里所有人都知道的。後來王桂香住院期間,不管是送飯也好,照顧何雨蓮也罷,也都是他們家幾個半大孩子在做。這讓院子里的人越發認定,方大海就是個仁義孩子,這方家和何家,那就是一家人。
所以這次見着他才休息沒多久,就又要上山,像是陳大娘這樣的,第一個反應就是老何給他媳婦看病看的欠錢了,又一時沒法子掙多,所以方大海想幫忙。
這不得不說是個美妙的誤會,不過也算是錯有錯着的說對了大半。畢竟看病最大頭的那個盤尼西林是方大海出的呀!至今何毛柱可沒給一個錢。畢竟打了針之後,後續治療還是很花錢的,何毛柱的錢,如今全丟進這個大窟窿了,所以說方大海為王桂香的病出錢也沒算說錯。想來就是何毛柱心裡多少也有點這樣的想法吧。
確實是,這不是,等着半下午何毛柱出攤回來,知道方大海又上山了的時候,一下就皺了眉頭,又是嘆氣,又是搖頭的,回家的路走的十分垂頭喪氣。這下可好,滿院子人越發覺得自己猜中了真相。
只是他們不知道,何毛柱回到家裡之後,對着自家媳婦說的是:
“這孩子真真是個錢串子。這手裡才空了些,就趕緊想法子找補了,也不知道這愛攢錢的毛病從哪兒學的。”
何毛柱是堅信方大海有錢的,想想那盤尼西林拿出來的速度,他有時候都懷疑,這小子是不是在黑市就是幫着販賣這個葯的。就是不是,做的應該也和這個差不離,或者有些關係。不然不至於有這樣的路子。
而坐這樣買賣的,有幾個家底能少了去?幾根金條那都是小事兒,這還是因為方大海年紀小,很可能是個嘍啰,何毛柱才沒敢往多里猜的結果了。
“你少說幾句吧,若不是因為我的病,他也不至於沒了積蓄家底。那可是3根小黃魚呢。他一個孩子,還不定攢了多少時間,能不心疼嘛,想着趕緊攢回來也是常理。說到這個,他爹,你這兩天是不是去香滿樓再問問?若是能早點復工,咱們也好早點將這錢還了。欠那麼一個孩子這麼多錢,我這心裡總是不得勁。”
何毛柱也一樣不得勁,雖然他覺得方大海錢不少,可作為長輩,作為一個曾在他們投靠時,有着一定施恩心裡的長輩,猛地轉換了身份,變成了倒欠人情和錢財的長輩,何毛柱心裡不是沒有落差,沒有難堪的。只是……
“我也想啊,只是你不知道,最近也不知道怎麼了,外頭仗還沒打明白呢,這政府和軍隊的人自己就先鬧上了,連着逼捐都逼出了二重奏來。只要這個一來,後頭另一邊必到。東家那邊門都沒開,愣是被他們輪着敲了好幾筆的捐。怎麼還敢開張做生意?”
這事兒鬧的,王桂香也跟着發愁了。
“這可怎麼好,咱們總不能一直欠着吧?這幾日我吃藥都吃的心裡不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