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剛得的消息,新政府啊,要搞大掃盲了。”
嗯?掃盲?政府要掃盲?這是好事兒啊,可這和他們又有什麼關係?
“怎麼沒關係?這次掃盲可不是什麼隨便選點人,做個樣子,而是要推廣到每一條街,每一個院子的。男女老少都逃不過。喏,就是二嬸這樣的,也要去學。”
啊?王桂香也要去學?
手裡還拿着醋碟的王桂香眼睛都迷糊了!她這樣的,都兩個孩子娘了,過一二年,都能當婆婆的人還要去掃盲?學字?這,這不是做夢呢吧!新政府怎麼還管這個了?
是啊,很多聽到這個消息的人都是這麼想的。可政策就是政策,在吃過元旦團圓飯之後不久,這文件啊,就下來了。
等着到了1月中旬,軍管所安排好了掃盲學習的地方,那動靜就更大了,不僅是報紙、廣播上開始宣傳,就是工作推廣人員也開始了行動。挨家挨戶的上門動員。別說是二嬸王桂香這樣年紀的人了,就是李大娘都被宣傳員好一頓的勸導。
這速度,這效率,這普及度,那真是讓整個京城的老百姓都開了眼了!
“這,這是想讓全國人民都識字?國家還管這個 ?以前的政府可從沒管過這些。”
是啊,以前的政府是不管,可這不是人民的政府嘛,自然要為人民服務。普及知識、打開眼界,就是這服務的一種啊!
那麼這事兒好不好呢?別人覺得好不好的且不說,於大慶他們這些肯定是覺得好的。不信,你看他們那興奮的小眼神,那激動的紅臉龐就知道了。
“大海哥,我們,我們也能讀書了!”
這些苦孩子哦,這一刻的眼睛里是真的有了光了!
第93章 要考試……
於大慶這些孩子以前吃飯都難,所以從沒想過讀書這兩個字,可沒想過就不期盼了嘛?怎麼可能。即使是他們這樣的孩子也知道,識字是一門很有用的技能。
“早年我們這裡有個爺爺,他早年就吃過大虧。明明是想去當個短工的,誰想因為不識字,讓中人給糊弄了,生生的簽了個長契,好處全讓那中人得了,他連着工錢都沒攢下幾個。”
於大慶說古的話說的十分平淡,明明說的是悲慘的事兒,可臉上除了即將讀書的欣喜,半點都看不出怨懟和憤慨。
這不是他生性冷淡,而是這樣被騙,被欺負的事兒,在他們這樣的人群里,多不勝數,早已讓所有人麻木了,即使他才十來歲也一樣。向前看,是他們能堅持活下去的本能!
“那你們就沒想過想法子認點字?”
方大海說不出什麼安慰的話來,能說什麼呢?都過去了?這樣的話,說一次兩次可以,多了就成了虛話了,還不如來點實際的。比如多了解點實際情況,也好讓他後面的事兒辦的更周全些。
“怎麼沒有,只是我們這樣的人能上哪兒學?唯一能做的也就是數牌匾了。”
說起識字,於大慶臉上不禁露出了幾分狡黠的笑,並對着朋友眨眨眼,說起了自己的小竅門。
“數牌匾?”
這可真是個出人意料的法子,就是方大海也好奇起來。
“這怎麼說的?竟然還能認字?真沒聽說過。”
“其實很簡單的,喏,就像是何家二叔做活的飯館,我們都知道那叫香滿樓,那多看幾眼牌匾,是不是就能認識這三個字了?雖說因為這些牌匾上的字很多都花里胡哨的,很難認,可那不是寫的端正的也不少嘛,寺廟、道觀,他們門口的字就寫的特別正。靠着這個,我們多少也算是認識了一些。只是大多用不上而已。”
哦,也對,一般的鋪子最多掛個幡子,不會浪費錢寫匾額。而能寫的起匾額的,多半有些附庸風雅的癖好。如此除了字體容易選花里胡哨的提升一下格調外,起的名字也多愛選點詰屈聱牙的來給表露一下品味。這麼一來,對這些想通過匾額識字的孩子,那是真的很不友好。
不過有和沒有畢竟是不一樣的,好歹也算是讓這些孩子多少有了點基礎。所以方大海很給面子的豎起了大拇指,給這些孩子點了個贊。換來了於大慶等小子們得意的大笑聲。
“以後不用這麼麻煩了,等着掃盲班辦起來,只要你們去參加,那就有人一個字一個字的教。保證讓你們都能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