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頁(1/2)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

那確實不能,就是他這樣的都知道,什麼都沒有捏在自己手裡讓人放心。

“所以啊,國家一定會大力扶持,而你要是去了這樣的廠子,那除了那些個會修車的大師傅,以及研究這些東西的技術人員,和所有人都是在一個起跑線上,從零開始的對吧?”

哦哦哦,後頭的話方大海不說於大慶也明白了,那就是學好了,人夠機靈的話,那升上去就會特別快,若是能真學出點什麼來,將來不定還能混個官噹噹。是這個意思吧?

“對嘍,我就是這麼個意思。當然,先說好啊,這都是我自己揣摩出來的結果,具體的……不能打包票,所以該怎麼選,你自己想想。”

“那還有什麼可想的?你還能害我,就聽你的,我就去拿什麼汽車廠試試,嘿,汽車,小汽車?我活這麼大,除了在街上看一眼,還從沒上手摸過呢,這要是去了這樣的廠子里,那還不是想怎麼摸就怎麼摸?想想都帶勁。”

這要求說的,還真是夠低的,摸?到時候怕是開車都隨便開。畢竟前頭方大海都說了,最初啊,最多就是修車,而修車能不開動開動?

看着炕上歡喜的手舞足蹈的於大慶,方大海轉頭看了看邊上站着的其他人,笑着問:

“你們呢,剛我以及把各個廠子的情況都大概說了,你們心裡有放心了沒有?”

因為是特意請了方大海來說廠子事兒的,所以這一條街上,但凡是想去廠子里的,都湊過來了,擠擠囔囔的,屋子裡站着坐着十來個不說,就是門口也圍了不少人。很多人方大海都幾乎沒見過。

不過能知道消息,這時候湊過來的,不用說,肯定是於大慶關係網裡的人,解放那夜,方大海引着解放軍從鐵道那兒進城的時候,那也是默不作聲,變相幫過,忙的。這樣的人,方大海來都來了,自然不會吝嗇多問幾句,幫着多分析分析。

聽到方大海主動開口問詢,那些個本來不好意思開口的,相互對視了幾眼後,你推我擠的,總算是推出了幾個人來開口。

“聽說還有什麼傢具廠,罐頭廠,這些廠子……大海哥,這些廠子好不好?我以前學過點做木匠的手藝,大幅以前給飯館子做過洗菜的活兒。咱們這樣的手藝若是去這樣的廠子可行不?”

“可行,怎麼不可行,有過經驗的,有點手藝的,去這些個用的到手藝的地方,招工比別人有優勢多了。不過有一點你們也要心裡有數,傢具廠也好,罐頭廠也罷,這樣不屬於工業品的廠子,規模不會很大,若是不在意這個,那你們打聽好了直接去就成。”

不會很大?那也是廠子啊。再說了,能帶着手藝進去,那學徒工的時間肯定就會縮短,能早一點拿到正式工的工錢,廠子大小也就無所謂了。

“大海哥,聽說還要建什麼鞋廠?那有了鞋廠,咱們修鞋的攤子生意會差不?”

這話不用看到說話的人,聽聲兒,聽話音就知道,絕對是三兒,他為什麼着急?因為他沒到進廠的年紀呀,過了這個冬天才14,哪個廠子會要他?這麼一來,那個修鞋攤子對他來說那可真是太重要了,自然不免患得患失一把。

“再好的鞋子,那也是會穿壞的,總不能稍微破點就丟了直接再買一雙吧?什麼家庭的人能這麼糟踐東西?”

對於三兒這樣的不安,方大海只用了一句話就給安撫妥當了,並順帶的將一屋子的人都說笑了。

確實,這年頭有錢人才幾個?一雙鞋子修修補補,穿兩代人都是常事兒。所以啊,什麼時候都不用擔心修鞋的沒活兒干。

笑聲有時候是最好的氣氛緩和劑。若說這之前,因為涉及到所有人未來的生存,又懾於方大海如今這一身公安制服的威力,問事兒都問的有些忐忑和小心。那麼當三兒這笑話鬧過了之後,眾人明顯就開始放鬆起來了。將已經問過的往後頭推一把,其他人七嘴八舌的開口問起了自己的疑惑。

什麼隔壁街新建了個醫院,裡頭要招鍋爐工,這樣的活兒算不算好?什麼軍管所要求會修房子的去登記,這個是不是也要建廠?等等。

對於這些雜七雜八的問題,方大海知道的都如實的講了,有些不知道的,也結合自己後世了解的一些信息,給與了一定的建議。總得來說,這一場現場解說會開的,那是皆大歡喜的很。

只是同樣是說進廠的事兒,這些孩子這裡一切順利,到了留根叔那兒卻讓他吃了一大驚。

“你說什麼?長生哥、二虎哥他們都有點不願意進城進廠?”

孩子都知道好歹,知道這有固定工資的好處,那些個已經二十齣頭的怎麼反而不知道了呢?這世上的事兒怎麼這麼奇怪?你們知不知道過幾年,這進城有多難?知不知道這京城戶口,將來有多貴?

本章節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