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頁(1/2)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

對這個數字,李大強是真迷糊啊!他明明記得,光是京城周圍,因為小鬼子就死了不少人,郊縣的農村,多少地方整個村子都空了,這怎麼人數反而多了呢?

這個問題……方大海還真知道。

“四萬萬?呵呵,你知道這數字是什麼時候的嗎?”

李大強怎麼知道?

他一臉求知的看着方大海,習慣性的捧哏道:

“不知道,大海你知道啊?趕緊說,讓我也長長見識。”

“實際上,這是道光年間統計人口的數字,那是,那是1834年的事兒了。”

嘛?1834年?一百多年前?

李大強倒吸一口涼氣,不可思議的呢喃道:

“這,這三代人都生出來了吧!後頭就沒查過?不該啊,我記得有過的呀。”

確實有過,還不少。只是……

方大海心下嘆息着,統計人口其實也是國家實力的一種體現,不管是我大清末期,還是果黨那會兒,這個國家……太亂了,政府權威也好,實力也罷,都差了不是一點點哦!

“確實有過,後來1901年,我大清政府就想過要重新統計,不過那時候有多亂你也知道,不是漏了這個,就是漏了那個,最後面子過不去,索性就用了一個估算法,將人口大略定到了四萬萬七百萬。”

這都能估算?都怎麼估算的?李大強這樣的都覺得這事兒我大清做的荒唐了。

“後來果黨也發起了人口普查,還連續三次,分別是1912年,1928年,還有1936年。可惜沒有一次完成,第一次少了8個省,第二次僅有16個省和特別市上報了人口普查數據,第三次呢,直接少了東三省。不過按照他們已統計的不完全部分數字來看,三次都超過了四萬萬。”

說到這裡,李大強立馬就懂了!

“所以後來只要說起全國人民,都下意識的用四萬萬來表示了?”

“不然呢?”

是啊,不然呢,一個國家,連自己治下到底多少人都不知道,這說出去丟臉啊!還不如就先可着這一個數字磕呢!

不過將近120年,夠生三四代人的時間,總人口只漲了2億……咱們這個老大的國家,這是死了多少人哦!想想心肝都疼了!

“好在是太平了!”

是啊,終於太平了,百年的流血,終於到頭了!

第174章 勝利了……

百年流血後的太平不只是國內,在國際上也同樣如此。就在方大海和李大強說著小話,靜靜等待全員大會結束的時候,院子的大門‘砰’的一下被推開了,喬東頂着滿頭的汗,一臉興奮地跑了進來。

跑進自家的大門,咦,沒人?再四下張望一二,其他家也沒人,喬東一下有些懵。

這是都去哪兒了?

等等,這是誰在說話?

喬東順着聲音往前走,前院和中院的門廳敞開着,他一眼就看到了那正在一張桌子面前說話的街道幹部。

到了這會兒,他終於反應過來了,今天……好像有個全員大會來着。

喬東進門的動靜其實並不小,畢竟前面也說了,前院和中院銜接的門廳是敞着的。早有坐在最後的幾個人,探頭探腦的張望過了。並在確定了不是小偷什麼的之後,還小聲的和周圍其他人說了一聲。

因此喬東這腦袋才探看過去,就有人開始沖他招手。

這個時候,最前頭說話的街道工作人員,已經說完了聯絡調解員的職責,和街道,居委,派出所三方的各項職責。見着有人招呼喬東,便笑着打趣了一句:

“趕緊進來吧,這是有什麼事兒?這滿腦門的汗,不知道的還以為下雨了呢。”

從進門開始,這街道幹部就一直挺嚴肅,特別是在幾個競選人小動作不斷地時候,那眼神更是壓迫力十足。這會兒突然開起了玩笑,眾人一時還有些反應不過來。一時場面都有些尷尬。

好在這裡還有方大海在,立馬開口緩轉了一下。

“是啊,東子,你這是怎麼了?處對象了?”

方大海雖然也是幹部,可他到底是同院子的自己人,這話一出口,眾人立馬給面子的都笑了。

本章節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