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1)(1/2)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

雪一下就化了,不像往年那樣有個過程,今年的天氣好像一下子就暖和了,人們從穿着棉襖的時期好像一下就跳躍到穿襯衫的時候。

老爺子起得早,出門感覺到外面吹過的暖風,一下反應過來,跑到旁邊院子里低下頭把手深入泥土裡,整個人差點跳起來。

“快,起來吃了飯咱們下地。”這會才五點。老爺子說完,拿着盆子跑出院子,使勁的敲,邊敲邊喊,“雪化了。”聲音中帶着一種期盼已久光明,又有一種急切。幾乎與他同時,六叔爺也挨家挨戶的叫,老人們臉上都露出笑容。

很快整個村子都動了起來。

六點鐘左右錦溪一家還有張忠他們就都在田裡了,今天他們要翻地,種地的事早就說好了,他們一起種,張忠他們有力氣卻不會幹活,需要人指導,說起來曹二仙以前整日出去給人看手相風水,田地早就租出去了,自己幾乎沒種過幾回地。

家裡的兩頭驢都派上了用場,雪剛化地里正濕潤,正是翻地的時候,現在人們已經不知道天氣該怎麼看了,現在種地都晚了,只想早點把種子撒到地里。

天氣很快熱了起來,自從去年那場隕石降落,天空就沒有晴朗過,那是地面的煙塵飄到天空造成的,煙塵夾雜在空氣中,有的地方降雪帶下來一些,可是地方太多了,最後弄得天空跟霧霾天氣似的,不過雪化後的第三天早上,太陽出來了,天空晴朗一片,藍藍的天似乎又恢復了原樣,天氣一下子熱了起來,好像到了初夏。

狠狠勞動半個月,他們把地種上,靠着他們家的四畝地種了兩畝地瓜種了兩畝土豆,這四塊地很重要,因為天氣的不同,就算村裡種地最好的老人也說不出之後情況怎麼樣,所以他們要做好最壞打算,萬一真的不好,他們至少保住這四畝地。

大田裡種了一半的玉米和黃豆,剩下一半除了種地瓜土豆,還剩下七畝種了蕎麥。

村裡不光他們這麼選擇,幾乎所有的人都是這麼種的,蕎麥是不耐高溫也不耐寒的植物,粗養的,但是這東西有個好處就是長得快,生長期短,就在他們種植玉米的時候氣溫就已經達到了蕎麥發芽的條件,所以村裡才決定種植蕎麥,這樣他們有更多時間去收拾別的田地,他們也害怕九月份再降溫,大豆和玉米不成熟。蕎麥要是收了就能提前整地種白菜蘿蔔。

蕎麥他們以前是種過的,只不過後來都改種大豆和玉米,蕎麥就很少種了。最多自家種一畝吃個新鮮,誰讓它產量太低了呢。

蕎麥的種子還是他們去市裡換回來的,現在各個勢力很重視春耕,有專門換種子的地方,城市裡下來的這些人不說了,他們的種子都是上邊給提供的,不過等秋收以後還要還回來,錦溪他們這樣的農村也可以去領取,不過領過之後秋收要收一定比例的糧食,不然就要用糧食去換。

誰也不願意用糧食換,他們的糧食已經吃了一年了,有的地少的剩的也不是很多,但是沒辦法,誰讓他們沒這種種子呢,也有一些人白拿種子等秋收再給糧食。也說不出哪個好那個壞。

大田裡種好了,一家人可以歇一天了。這段日子太累了,起早貪黑的晚上躺炕上就睡著了。

歇了一天,還有活做,院子也要收拾出來開始種菜,錦溪對菜園子很重視,他們家一冬天可就靠乾菜了,乾菜里的營養損失很多,不過多少能補充一些。尤其去年做的西紅柿醬,拿出來昨個西紅柿雞蛋湯,跟新鮮的西紅柿雞蛋湯沒啥區別,又或者跟其他菜一起燉,味道也是頂頂好的,錦溪今年準備多做些。

還要下一缸大醬,早就做好的醬塊子,趕着陰曆帶八的日子下到缸里,天熱,最好發了。大缸里的鹹菜還剩了許多,不過今年還要下,之前姚木匠給做工除了要了些糧食錦溪他們還給了一罈子鹹菜,說起來還沒幾家腌的鹹菜比他們家多,這鹹菜都可以低糧食了,硬通貨。

就在錦溪家菜園子菜種好的第二天,下了一場雨,淅淅瀝瀝下了一天,老爺子站在門口往外看,臉上一直露着笑容,這樣的雨最好,不大不會把種子衝出來,下的時間長,能把地下透。雨過天晴,太陽十足,老爺子去了一趟地里,回來高興地說“蕎麥發芽了。”

“怎麼這麼快?”

“天熱唄,那東西野性,夠了溫度就發芽。”

看到這種情況大家都挺高興的。不過這股高興勁沒維持多長時間,因為地里的種子發芽率太低了。

“爺到底咋回事?種子壞了?”錦溪跟着老爺子一起蹲在地頭看着田裡稀稀楞楞的芽子犯愁。

老爺子搖了搖頭,“不是。咱們的種子都是好的。”說著進入田中將沒發芽的種子扣了出來,有的苗出了一半。有的乾脆就沒發芽。要說是種子的事,也不光他們一家這樣,村子里家家戶戶如此。而且看着那邊長出一紮長的蕎麥,蕎麥種的時候是散撒的種子,所以出芽的時候沒發覺,現在細看也是稀稀楞楞的。

檢查了所有的田地,地瓜和土豆都是育苗後移栽到地里的,現在地面上的苗看着還不錯,至於長勢怎麼樣還要看以後,蕎麥陸陸續續的出芽,一畝地能有以前一半產量就不錯了。苞米和黃豆出芽率最低。錦溪他們又忙活補種,只是結果不怎麼好。就連種田好手都弄不明白了明明天好水好溫度足,怎麼就不發芽了呢。

去了東山那邊的城裡人這些日子也往他們這裡跑,問問情況怎麼就不出芽了呢,他們種地是外行,還不如村裡這邊,一畝地能出四分之一就算是好的了。就按着這個出芽率,收穫前沒災沒難的,打下來的糧食也就夠他們吃明年開春的。這樣怎麼行呢。

錦溪負責的菜園子也不怎麼好,種下的菜發芽也少,給他上火的,嘴上都起了幾個燎泡。

“你也是,這事又不是着急能解決的,現在連飯都不好吃了。”姜宸心疼的拿着棉簽給錦溪上藥。

“能不着急嗎,你看這地里,眼瞅着天氣熱了,就怕今年跟去年似的大旱。”

姜宸也擔心不過,他不能說喪氣的話,“那蕎麥不是長得不錯么,都開花了。”

“好什麼好,本來就不是多產的,現在沒出全,一畝地能有一百斤就不錯了。”

其實錦溪這麼上火着急,主要是在他的夢裡,糧食危機幾乎一直伴隨着他的噩夢,從開春開始種田他就有一種不祥的預感,似乎一切順利了有些不真實,可是現在這種預感應驗了,這只是開始。

正是因為夢給他的啟示,他比別人更明白事情的嚴重性,村裡人焦急,卻不像他這樣明白事情會發展到那一步,那些夢又不像之前預警似的清晰明了,他根本沒辦法說。

補了苗效果不好,好在長出來的還算健壯,人們也算是鬆了口氣,村裡人種的多,每畝就算減產最後收成也夠了。那些城裡的就麻煩了,他們種的少,最後收穫不一定夠。不過他們也知道現在的情況,也不管上邊給他們分配的田地,因為一個鎮子的人都沒了,那邊田地多着呢,這些人乾脆多開一些地,管怎麼樣呢種上再說。

這時候出芽率是沒辦法解決,只能想辦法從別的地方補。

不管田裡怎麼樣,人們暫時閑下來了,村裡開始組織人蓋房,蓋房是村裡的大事,早在天冷的時候幾家房子砸塌後就已經決定的事情,早就開始做準備。

現在磚很難弄到,村裡就決定蓋房用山上的石頭,幾戶重建的人家早就找好了位置,村裡人分成幾份,過去幫忙,地基用石頭之前買的水泥也派上了用場,房屋的下半部分用石頭,上半部分用原本房屋掉下來的磚,收拾一下也夠用,因為冬天天冷,新蓋的房子兩邊山牆都加了火牆。

房子蓋得很快,全村一起出動,房子基本上都是三間,主要是結實和保溫,因為加了地下室稍微有些麻煩,不過人多一個星期也蓋完了,剩下圍牆雞舍豬圈什麼的就要自己慢慢來收拾。

給那幾家沒房的蓋好了房,錦溪家也開始動工,他們家雖然不蓋房可也是個大工程,按照設計,他們家房梁要擡高,房子南北西三面加迴廊,東邊還連着下屋,下屋也被重新修了一下,牆壁加厚,中間隔開,後面兩間通過廚房後門連接,靠東的一小間做廁所靠西的做浴室,裡面有和專門燒水的灶。

去年冬天大家過的太難受了,最受不了的就是上廁所的問題,簡直都讓人崩潰了,所以一說修房子首先想到的就是廁所,不是說非要弄個多先進的廁所,至少上廁所的時候不怕凍着這就行了。

洗澡間的出現也是必須的,去年他們幾乎沒有好好洗過澡,屋子裡冷,根本沒辦法洗,當然想要在屋子裡弄個先進的洗澡間也是不現實的,水就不能自己流出去,天氣零下四五十度,甚至達到六七十度,弄個下水用不了幾天就凍裂了,所以浴室做的也是用的比較簡單的辦法,靠着西邊牆弄了一個浴池,浴池下面接水管,一頭接了個水龍頭,那裡挖了一個可以放下一個桶的深陷的坑,洗澡的時候就用屋子裡的灶燒水,等洗完了把水一放,用桶拎出去,因為屋子裡溫度夠也不怕水凍上,不用的時候用一塊板子蓋着,只是燒水倒水麻煩點。

下屋幾乎拆了重修,牆壁增厚,西邊加暖牆,燒炕的時候一起燒了,連着大屋的東屋都暖和,屋裡重新搭了炕,這屋如今已經不是倉房了,完全可以住人。

房屋的大梁加高,增加封閉的前後廊,直接將下屋都給包里了,寬一米二,十根廊柱支撐,實木門扇,這個除了起到隔寒的作用還能起到安全的作用,至少再也不會發生上次的襲擊,誰想進來,先要打破外面廊上的大門。所有的建築都是用十分厚重的實木製作,裡面門栓一劃,想要進來真是不容易呢。

窗戶都換成支摘窗,雙層的,足夠安全保溫。

除此之外大修的還有腰屋和錦溪他們屋子,南邊增加了一米寬的窄炕,從門口新添的小灶燒火,由於比普通炕窄,燒着後側面都暖和,對屋子的保溫作用比炕還要有效果,一米寬一個人躺着都寬敞的,上面放了小桌平常坐着也舒服。要是家裡人多了,也可以睡在這。爺奶住腰屋,他們平常也會在腰屋聚集,家裡人多,年輕人也不上炕,有時候就站着說話或者坐着板凳,亂糟糟的,現在有了這個窄炕,兩邊說話很相宜。

房屋大梁增高,屋頂直接將前後廊給包括其中,內里更是增加了兩層隔溫層,屋子裡熱氣不容易外溢,增加了屋頂坡度,大雪存不住直接滑下來,這保溫層還可以隔熱,夏天陽光太足,有了隔溫層,屋子裡也不會太熱。

房子修好後,不知道姜宸去哪裡弄來的漆料,將實木門窗塗成黃棕色漆料,看着厚重又舒服。玻璃也是從城裡弄來的鋼化玻璃。有時候錦溪會覺着他們不光是在建設房子,還是建設堡壘,一切都以安全作為第一考慮重點。

房屋修好後看起來更加厚重高大,錦溪進進出出摸着外廊的大門,也感覺很有安全感。

下屋挪作他用,姜宸張忠他們開車去了市裡,弄了一批簡易房,直接靠着南牆挖地基把簡易房固定住,這還是鋼結構的,挺結實,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不保暖,不過沒關係他們只是往裡邊放草料一類不怕凍的。

這麼做房子不是他們一家。原本沒打算蓋房的,都動了心,去東山砍樹,也跟着學就算不擡高房梁,也弄個迴廊,或者建個暖牆。

張忠他們也改建了,不過葉二叔家的房子比錦溪家還要新,他們就沒弄迴廊,在後面廚房開了個門,接了一間屋子跟錦溪家一樣做廁所和洗浴室,屋子裡四周圍了一圈暖牆,窗戶沒換,在外面用鋼筋焊了罩子,不妨礙開窗,外面人也砸不開。

他們從市裡倒騰東西都是白來的,很多地方都荒涼一片,根本沒人經營了。秩序混亂。

時間進入六月底,太陽照曬的越加狠了,不像去年滴水不下,今年雨水還可以,隔三五天來一場雨,可是太陽光也足,半天地就幹了。陽光照曬狠了,地里的莊稼也都蔫了,許是不適應,都營養不良的樣子。

反倒是山上的植物,還有地上的草,異常茂盛,就是以前的狗尾巴草看着都跟水稻似的,葉片又綠又結實。更別說山上剛長出來的灌木或者藤蔓植物,他們這裡天寒,藤蔓植物少,只是今年情況有變,所有的植物都長得茂盛,錦溪家移栽過來的山葡萄已經長到二十多米長了,這種山葡萄長勢極限也就這麼多,可他們家的山葡萄還有生長空間,原本兩棵極少的山葡萄此時順着他們家院牆還有旁邊的樹,爬了好多,每棵至少有九條以上的枝條。完全沒受強光影響。

看到這樣的情況村裡老人猜測這些植物原本都是過了冬的。是不是過了冬的植物就長得好。這個猜測絕對不虛,錦溪家周圍的樹木這一年長得特別茂盛,上面的葉子層層疊疊遮蔽了下面的空間。枝幹看起來也粗壯了。

晚上錦溪幫着大寶掖了掖被子,趿拉着鞋回到北炕,家裡新加了窄炕,大寶非要去哪睡,圖個新鮮,還是小孩子心性。

“他睡的可夠快的,都打呼了。”姜宸笑着鋪着褥子。

“沒啥煩心事,白天又不消停,可不躺下就睡,我不要這厚被,把那個薄的給我,炕燒的熱,昨個晚上都出汗了。”錦溪把枕頭擺好。

姜宸聽了給他換了一個被子“我明天想去北魚甸看看。”

“怎麼?”

“那邊不是濕地嗎,別的都好說就怕現在雪化了,進水。”

“那我跟你一去吧。”

“不用,我開着張忠的車去,一天就回來了。”

“那行你把上次拿回來的手工繪畫的陶器拿回一箱子,我挑挑,五叔爺家錦航下個星期結婚,他們倆都耽擱不少時間了,現在也不能給錢,按照之前的例子,咱們送五斤糧食,也不能多送,我想着咱們再送點東西,你挑那種漂亮的實用的拿。”

“反正成箱子的,我就拿回來一箱子你看着給就是了。”

“拿回來前好好看看,別像上次似的一半箱子碎的。”

“行。要不送他一條地毯。也挺喜慶的。”這些東西都是從土耳其那邊弄來的,那些彩繪的陶瓷真的很漂亮,當時他弄回去都不知道是什麼後來才看到,卻因為不精心,上次拿回來一箱子碎了一半,老可惜了,好在地毯成捆的綁着,不會壞,花紋色彩都是十分艷麗,送給新人也挺好的。

“別了,前天三叔爺家三嬸看着二嬸子用,還要來着,二嬸子沒答應,這才過去幾天,要是給了錦航她還得過來磨。”

家裡弄了迴廊,現在天暖和了,迴廊的大門就都敞開着,二嬸子鋪了條一米左右寬的地毯在廊上,一邊做活一邊看着虎子,其實不光是她,奶奶也喜歡坐前邊廊上,廊上比地面高出三十多厘米,鋪着寬大的木地板,搭着腿坐着或者盤着腿都好,鋪着地毯也不覺涼,坐在那裡做活亮堂又舒服。

這房子修好沒多久,村裡女人就發現了這個新的聚會場所,冬天的時候天冷大家都在屋裡,因為屋子裡多少放些糧食啥的,不想讓人進屋串門都少了,現在大家都不用進屋了,來了就坐在廊上,說話做活,這讓憋了一冬的女人們找到了新的樂趣。

錦溪家自然也是很好的聚會場所,只是早些年錦溪家跟村裡來往少,過來的也只有一些關係特別近的,性子倒是跟二嬸子差不多,來了幾次也沒發現誰有啥不好的心思,姜宸和錦溪就不注意了,畢竟女人嘛總要有些交際,不然悶在家裡也無趣。

只是那裡都有討厭的人,原本跟錦溪家沒啥交際的,三嬸子前天突然過來了,那時二嬸正跟那邊八嬸說兒子找對象的事,她一過來,原本和諧的氣氛都沒了,又是指使英子嫂子倒水倒茶的,又拐外抹角的說毯子漂亮啥的,就是想要二嬸子坐的那塊毯子。二嬸子也不怵他,根本不答腔,最後臉色陰沉的走了。

“別搭理她。她那人誰不知道,碎嘴不說還愛佔便宜。不過估計一時半會她也不會來了。”

“咋啦?”

“沒咋的。”姜宸不說,其實昨個三嬸子又來了,當時二嬸和奶奶進屋弄什麼東西去了,正好廊下沒人,三嬸子就想把鋪着的那塊毯子拿走,正巧他回來看到,其實他真的什麼也沒做,就是看了她一會,誰知道她就嚇跑了,臉白的跟紙似的。這事二嬸他們都不知道。

錦溪把被子往上拉拉,“她那人這麼些年也沒變過,弄得錦飛跟着擡不起頭來,處了兩個對象都因為她黃了。別說她了,你說今年糧食打的不多該怎麼辦?”

“走一步看一步吧,咱們家還能挺兩年,外面的人就不一定了。就怕他們沒糧到咱們這來搶,不過沒準南方能好點呢。明天我去北魚甸順道看看那邊有沒有動物啥的,打獵也是條出路。”

“你可小心點,你看咱們家的驢羊比以前可是強壯許多,別再碰上熊瞎子啥的。要不你別去了。”錦溪又擔心上了。

“放心吧我心裡有數,就看看,又不準備現在就打,再說還有槍呢。我的身手你放心。而且我覺着我的力大了速度也快了。”姜宸說著把手拿出來捏了捏。

本章節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