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宋謹住的地方跟李父他們那個小區隔着一條大路所以被分開了,他們這個小區包括兩座高層十棟普通住宅樓,人員兩千左右。
人口登記結束後在管理委員會的大門口,貼出了本小區的人員名單,也許是怕人鬧事,管理委員會弄得很透明。
每人有一個物資本,本子上每個月有定量,分得很細,細糧粗糧蔬菜肉水果,不過並不是每次都能領到需要的東西,每天早上管理委員會門口就會貼出一張大牌子那上面寫着今天的物資。
物資分配的不算多,可節省點吃,也不會挨餓,尤其換成苞米面足夠一個成年男人吃飽了。
這些食物也不是無償供應,以小區為單位小區內的人都要進行勞動才能獲得物資,各種要求分得非常細緻。
第20章
現在小區就有一個任務,蓋大棚,因為去年天氣不好,糧食減產,這種任務不是強制性的,不過因為按勞分配小區無業人員都想去,畢竟是直接拿糧食的工作,只是因為人多分配不過來,就以家庭為單位每家能出一人。
李默和宋謹兩個也有一個名額,因為這種集體的勞作活動,一方面可以獲得更多的食物分配,另一方面可以融入小區。
幾家人商量後得出一些結論,未來一段時間這樣的模式會實行一段時間,所以家裡去一個人了解最新動態是必要的。
李默現在已經沒有太多事情了,他的公司已經關了,如今飯都吃不飽誰還有心情買房子,他把公司里的建築材料都挪到了空間里。公司大門也關了,所有人全都放假了。
宋昱的運輸公司雖然還在運作,但是已經不能隨便運輸物資了,尤其現在地區管理非常嚴格,地區內的物資不好運出去,公司基本處於半癱瘓狀態,宋昱也精簡了人手,好在一些事情已經做好了。
宋謹沒有去小區工作,每天進入空間,現在空間里有一些機器還有發電機,他要做的事情很多。
空間里有三十多頭牛,其中產奶的母牛就有十頭,這些母牛都是在空間中生產的,每天產奶量就能達到四百公斤,最多的每天能產五十公斤,最少的也能達到三十公斤,包括準備食用的肉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