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1/1)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

第126章

權力是最好的毒藥,在品嘗到了權力的滋味後,吳世濟怎麼可能願意回到從前,整日躲在後衙當個閑散老爺。

所以在吳世濟看來,李煥或勝或敗其實並不那麼重要,重要的是李煥回來了,而且是沒花一兩銀子贖金就回來了,這對李煥來說太重要了。

錢不在多少,關鍵是一旦出了錢那這性質就變了,如今李煥沒花一兩銀子就回來了,這就足夠堵住那些人的嘴巴了。

至於李煥說他奮不顧身,親入虎穴,說服一干劫匪來降,這事只要是個聰明人都知道李煥在往自己臉上貼金,明明是他自己本事不濟,被劫匪給生擒了。

如今在李煥的嘴裡,這事完全掉了個,原本的醜事一樁在李煥的描述下反而變成了光榮之舉,巧舌如簧,顛倒黑白都覺得說輕了。

不過明知是假,吳世濟也不會揭穿李煥的這套說辭,要知道小孩子才講對錯,成年人只看利益。

李煥是吳世濟扎在太和縣本土勢力中的一根釘子,如果李煥這顆釘子被扒了,那吳世濟又得變成瞎子瘸子,甚至命令出不了太和縣的後衙。

所以即便只是為了維護自身的權力,吳世濟也必須得保下李煥這顆釘子,如今李煥吹噓自己如何勇猛,如何機智,在敗軍之際,挺身而出說服劫匪來降。

吳世濟非但不會揭穿,反而會拿着此事大作文章,繼續幫李煥抬轎子,李煥身上的光環越多,那些想藉著攻擊李煥打壓吳世濟的人就越發的無力。

“招安一事非同小可,你確定這伙賊人不是詐降?”吳世濟穩定心神後對李煥問道。

自從西北闖賊肆虐後,朝廷對這些反賊的態度一直就很玄學,不光各地的督撫,就連大老闆崇禎對這些反賊都沒定下一個最終策略,整個大明朝都在剿跟撫之間來回搖擺,有時候反賊勢力大了,朝廷逼不得已只能安撫,有時候反賊鬧得凶了,那朝廷就花點力氣多殺幾個人頭。

所以車廂峽的慘敗倒真不能全怪到陳奇瑜頭上,畢竟整個朝廷對反賊都每個標準,那陳奇瑜招降這些反賊自然也合乎朝廷的規矩。

只是合乎朝廷的規矩,可不合反賊的規矩,反賊之所以要造反不過求的是飽食而已,如今朝廷沒辦法讓這些反賊吃飽肚子,那這些反賊也就只能重新造反了。

不過這一反讓大老闆崇禎很憤怒,朝廷對反賊的態度也徹底進入剿滅期,李煥如今提出來要招安這批反賊,吳世濟自然得保證這伙反賊不是來太和縣度假的,如果這些反賊降而復判,那吳世濟頭上這烏紗帽可就懸了。

“學生敢以性命擔保,這夥人造反就是圖口飽飯,只要給他們一口吃食,屬下保證他們絕對不會再反。”李煥趕緊保證道,不過為了解決吳世濟的疑慮,李煥接著說道:“當然這夥人我安排他們在太和縣城外駐紮,並且打亂之後編入軍中,到時候縱使這頭領想反,可他手下無人想反也反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