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1/2)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

第168章

李自成說完後,一旁的高迎祥陷入沉思,不得不說李自成所言確有幾分道理,鳳陽雖好可非久留之地。

闖軍之所以能在短短半年時間發展到如此規模,除了高迎祥本身能力外,更多的還要歸功於朝廷的神助攻。

西北數省連年大旱,大明朝廷非但沒有賑濟災民,反而大肆增加賦稅,百姓們早就活不下去了,闖軍的到來不過是掉進柴火堆里的那點火星。

可兩淮不同,雖說這幾年兩淮的百姓也被朝廷壓榨的厲害,不過終究沒到易子而食揭竿而起的悲慘地步,老百姓對朝廷尚存一絲希望,所以兩淮的百姓對闖軍的態度與河南百姓截然不同,後者視闖軍為劫富濟貧的救世主,而前者則視闖軍為無惡不作的叛賊。

沒有群眾基礎,闖軍在兩淮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待的越久處境也會越發的艱難,可西北不同,那地方雖說窮了點,可遍地是災民,可窮有窮的好處,在兩淮搶來的這些錢糧造完了,打個招呼就會有無數災民跟着闖軍大隊伍來兩淮過把癮。

“你麾下有多少人馬?”沉思過後高迎祥對李自成問道。

“八千有餘。”李自成不假思索的回答道。

“待會你回營之後立即準備一下,今天就開拔北上。”高迎祥交代道。

“開拔北上?舅父讓我為前鋒攻打宿州?”李自成以為高迎祥讓他當這個開路先鋒。

“不,你去亳州,我帶大隊人馬打下宿州後會繼續北上徐州,一旦官兵彙集到徐州城下,我立即掉頭向西直插亳州。”高迎祥定下決心後對李自成說道。

高迎祥的話大出李自成的意外,北上徐州雖是虛晃一槍,可吸引了官兵絕大多數的注意力,稍不注意就會被困死在徐州城下。

本章節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