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鄧玘的死在朝堂里並沒有泛起多大的漣漪,至於他死得冤不冤已經沒人去深究了。
崇禎皇帝已經下聖旨徹查鄧玘殺良冒功劫掠百姓,即便此次沒有被燒死,恐怕也躲不過崇禎皇帝的那一刀,所以死亡對鄧玘是最好的解脫,畢竟留下了這萬貫家財不是。
為了將這些多年來貪污的黃白之物和鄧玘的靈柩運回老家四川,鄧玘的弟弟鄧琳請王應熊出面,讓兵部尚書張鳳翼批個條子,讓沿途的州縣照拂一二,畢竟路途遙遠又兵荒馬亂,若無沿途州縣的照顧,鄧玘的靈柩肯定回不來四川老家。
在崇禎皇帝面前王應熊可以說和鄧玘不熟,可私底下這話卻決計說不出口,當然也為了讓鄧玘一家人趕緊滾蛋,王應熊最後還是賣了最後一次面子,讓張鳳翼批了這個條子。
估計是平日里囂張跋扈慣了,再加上手裡又有兵部尚書張鳳翼批的條子,鄧家人自我感覺非常良好,路過宜昌時向當地知縣大人索要驛馬二十五匹,腳夫兩百人。
宜昌知縣一聽這話就炸了,要知道自從崇禎對驛站改革之後,天下的驛站裁撤超過七成。
可驛站雖然裁撤了許多,但這來往的接待卻一個沒少,這些個事最後只能壓到這剩下的三成驛站身上,如此一來,原本還能撈些油水的驛站如今完全變成了虧空無底洞。
有銀子撈什麼都好說,如今非但沒的撈還要往裡面貼銀子,那這服務態度能好才有鬼呢。
官場之上本就沒有不漏風的牆,鄧玘身死的消息早就傳遍了朝野,如果鄧玘活着,說不定宜昌知縣還賣他一個面子,鄧家人提出種種過分要求也就忍了。
可如今鄧玘都已經被燒成人幹了,鄧家人還如此跋扈,那就是給臉不要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