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1/2)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

第467章

原來這公文上要求,戶部尚書侯恂上書朝廷,要求天下州縣務必儘快清繳境內百姓自崇禎元年以來拖欠的賦稅,潁州繳納稅款需在崇禎八年年底押解到鳳陽城內總督衙門,若有違抗嚴懲不貸。

按道理來說,欠債還錢本就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但問題是這些債壓根就不是在吳世濟手裡欠的,自崇禎元年以來,潁州衙門可是經歷過多任知州。

當年的那些知州大人連吃帶拿搞下這麼大一個窟窿,如今讓吳世濟來填,吳世濟要是能填滿,那就真見了鬼了。

李煥這下理解吳世濟為何如此糾結了,這事擱誰身上誰都會鬱悶,當年大吃大喝的時候沒自己份,如今要自己來背這個鍋,誰心裡能舒坦?

再說了潁州年初的時候剛經歷過一次洗劫,雖然經過一年的休養生息,潁州算是恢復了一些元氣,可如果這時候要把歷年拖欠的賦稅給補齊了,那不得把老百姓給逼急了?

老百姓是韭菜沒錯,但割韭菜也得講究個方法,就如今這操作,這是刨韭菜根啊。

“我算了一下,自崇禎元年起,潁州所欠賦稅多達三十餘萬糧,就潁州如今這狀況,是萬萬拿不出這三十萬兩白銀來的。”吳世濟一臉沉重的說道。

“縱使拿得出來這時候也不能拿啊。”李煥接着補充道。

這時候誰掏這個銀子誰就是冤大頭,最關鍵的是這冤大頭當了非但不落好,反倒得罪了官場一大堆同僚。

如果吳世濟對治下百姓敲骨吸髓榨出了這三十萬兩白銀,那其他州縣會怎麼看?

這催繳拖欠稅款的差使干成了得罪治下百姓和同僚,幹不成又得罪了皇帝和上司,夾在中間是左右為難。

本章節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