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
翌日上午,在徐穆之和姚平的陪同下,李煥來到了潁州城外的煉鐵作坊。
“這就是你們煉鐵的作坊?”李煥看着眼前這一幕不禁一臉詫異的問道。
“屬下辦事不力,望大人贖罪。”一旁的姚平聽到李煥這問話,當即就慌了,趕緊跪在地上請罪道。
“贖罪,贖什麼罪,我該獎你才對。”李煥趕緊扶起跪在地上的姚平說道。
這下輪到其餘一干人等目瞪口呆了,在他們看來,正是因為生鐵的產量一直上不去,所以李煥才到現場來視察,今天過來就是要打板子的。
怎麼這板子沒打下去,反而嘉獎都來了?
當然這也不能全怪李煥沒按套路出牌,按李煥的本意,今天過來這一趟確實有打板子的意思,可沒想到一到現場就發現,事情彷彿並不是那麼一回事。
此前李煥其實對現場有過預估,以為潁州城外的這個煉鐵作坊和四百年後的那次大鍊鋼鐵差不多,都是不講套路的瞎搞,可到了現場才發現,壓根不是這麼一回事。
眼前這作坊修建得十分規範,有碎料區,進料區,當然最重要的是那個正冒着濃煙的高爐,這樣子和李煥印象中的那幅澳洲小哥煉鐵圖有點不一樣啊。
原本以為這幫人全是菜的摳腳的青銅,可到了現場一看,菜雖然還是菜了一些,但好歹上黃金了,這對李煥來說可是意外之喜了。
其實這也不能全怪李煥,畢竟中國科技樹在滿清貴族別有用心的操作下被徹底點歪,後世之人以為清朝以前的各個時代都是這麼排斥科技,可殊不知,在清朝以前,特別是在大明朝,科技從來不是什麼不能觸碰的禁忌。
後世的歷史教科書上經常會有一句話,在大明末期的江南出現了資本主義的萌芽,再套用馬哲的那句話,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
既然大明朝末年能出現資本主義萌芽,那就意味着在大明朝末年,生產力也已經出現了突破,否則這資本主義的萌芽就不可能迸發出來。
再說回到煉鐵這事上,事實上,煉鐵這技術在大明朝壓根就不屬於什麼高精尖的科技,當初朱元璋立國之時,將天下萬民按職業進行劃分,種田的叫農戶,當兵的叫兵戶,當工人的叫匠戶,老朱的意思是大家各司其職,老老實實當老朱家的順民。
這個法子就導致了老子是煉鐵的,那兒子也是煉鐵的,不僅是兒子而且子子孫孫都是煉鐵的,雖然規矩比較坑爹,可這就帶來了一個好處。
技術不會出現斷層,而且技術在一代一代的匠人中開始了迭代,雖然這迭代的速度確實太感人,但好在時間足夠長,畢竟大明立國兩百多年了。
有了這兩百多年的技術迭代,匠人們的技術積累早就達到了讓李煥驚訝的地步,特別是盧象升拔過來的這批工匠,那都是從大明朝選調過來的,這技術力量自然沒得說。
在姚平的帶領下,李煥里裡外外將整個作坊看了個遍,在一次次驚訝於這些普通工匠的奇思妙想外,李煥真的有些無話可說了,畢竟這些人祖祖輩輩都干這個行當,李煥可不覺得自己上過兩年化學課就能比這些老師傅們牛逼。
但心虛是不可能心虛的,即便心虛李煥也不能表現出來,要不然還當個屁的帶頭大哥,轉了一圈之後,李煥讓姚平點了幾個現場的大師傅,打算一起聊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