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8章(1/1)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

第728章

崇禎十三年,東北的滿清再一次殺入北京城,聽到京師報警,盧象升立即帶兵馳援,可沒想到的是,紫禁城內的崇禎皇帝和首輔楊嗣昌卻想着議和,因為受到楊嗣昌和高起潛的排擠,盧象升僅僅帶着五千人迎敵,最後寡不敵戰死沙場。

此時,進京勤王的李煥聽到盧象升被殺的消息後,不顧兵部命令,直接帶兵在長城腳下截住滿清大軍,最後將殺害盧象升的滿清大將生擒,直接在盧象升墳前斬首以祭奠老帥。

雖然李煥打贏了,而且還贏得漂亮,可因為違抗了兵部命令,最後非但無功反而有罪,幸得洪承疇幫忙求情,最後才免於罪責。

因為一時衝動,李煥再一次在官場當了閑人,被剝奪了兵權後授予一個閑職,整日在京城廝混。

崇禎十三年冬,皇太極率領滿清八旗圍攻錦州,誓要打通關寧錦防線,錦州被困之後,朝廷派洪承疇挂帥,統兵二十萬前去救援,洪承疇出發前特意請崇禎皇帝下旨,要求李煥隨他一同出征,擔任糧草轉運使。

到達前線的洪承疇發現想要短時間內擊敗皇太極根本不可能,只能慢慢消耗,等到對手糧草耗盡自然會退兵,可殊不知,這一招不僅傷人還傷己。

此時大明朝的財政已經到了岌岌可危的關鍵時刻,洪承疇沒等到對手皇太極糧草耗盡,反而是他自己的補給先崩了。

二十萬大軍已經快把紫禁城內的崇禎皇帝給逼瘋了,只能一遍遍的催洪承疇趕緊決戰,最後在聖旨和糧草的逼迫下,洪承疇於崇禎十五年冒險與皇太極在松山決戰,很可惜這次洪承疇賭輸了,洪承疇本人被生擒,爾後叛國投敵。

至於洪承疇帶的二十萬大軍,被滿清逼到葫蘆島,就在這二十萬人要被趕下海餵魚的時候,李煥帶着一干運糧的船隊趕到了葫蘆島,在李煥的接應下,二十萬大軍終於安全撤退,雖然丟失了不少裝備,可這二十萬老兵算是救了下來。

領着二十萬大軍返回京城的李煥被崇禎皇帝重賞,崇禎皇帝本想繼續將李煥留在北京城內,可在李煥的授意下,李自成和張獻忠又開始在江南坐大,無奈之下的崇禎皇帝只能派李煥南下鎮壓闖軍。

南下後的李煥重新獲得了統兵大權,爾後剿匪是假擴充實力是真,對於李煥的陽奉陰違,崇禎皇帝已經無能為力,反而只能不斷的給李煥加官進爵,以求李煥不扯旗造反。

崇禎十七年,李自成先破西安然後包圍北京城,再一次成為瓮中之鱉的崇禎皇帝只能給李煥下令,讓李煥速速帶兵進京勤王,接到命令的李煥確實帶兵北上,可是借口軍費不足一直不曾進京。

遲遲等不到援軍的崇禎皇帝在絕望中上吊自殺,等到崇禎皇帝一死,李煥反而領兵北上,並讓自己的秘密部隊將崇禎皇帝的二兒子帶出了北京城。

多爾袞佔領北京正式立福臨為順治帝,李自成從北京退回陝西西安,張獻忠攻佔四川稱帝,李煥則在南京建立南明。並立崇禎皇帝第二子為帝,天下陷入四分五裂的境地。

佔領北京城後,滿清自認為天下正統,首先要清除的就是南明,為了一統天下,多爾袞派多鐸統兵三十萬南征,李煥親自帶兵在徐州迎敵,最後陣斬了對方大將多鐸。

隨着多鐸陣亡,滿清無力南征,李煥因為南明內部東林黨人的牽制也無力北伐,至於西北的李自成和四川的張獻忠,二人更是只想在自己的老巢內當個安樂王爺,天下也進入到一種微妙的平衡當中。

李煥在江南開始主導朝政,推行改革,實行官紳一體納糧和火耗歸公的各項事宜,並通過與鄭成功的聯合主導海上貿易,自此南明的勢力大漲,逐漸吞併張獻忠余部與李自成余部,形成了南北對立的局面。

十年生聚,南明的改革成功之後,軍事、經濟和政治的勢力都已經超過北方的清朝,李煥開始謀划北伐,大軍分三路,一路出漢中由李定國帶領包圍陝西山西等地,一路出徐州由主人公統領直搗北京,另一路由海路出發,由鄭成功帶領切斷清朝退往關外的道路,要將清朝勢力圍殲在山海關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