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1/2)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

第97章

東宮。

一處偏殿內,太孫朱允炆坐在書案前,仔細的盯着手裡的一張紙,紙上寫着一首詩,正是那日在望春樓聽來的那首。

接連幾日,他幾乎派人查遍了整個京都城,都沒有找到這首詩的主人,就好像人間蒸發了一樣。

朱允炆沉思許久之後,有些無奈的嘆了口氣,失落道:“難道此人就這麼銷聲匿跡,再也尋不到了?”

偏殿之中,還站着一名青年,聽到朱允炆的話,拱手一禮,自責道:“微臣無用,可是驍騎衛幾乎已經將都城所有文人才子都問了個遍,不是他們之中任何人所寫。”

“或許,這首詩的主人原本就並非京都人,早已離開了京都也說不定。”

這名青年不是別人,正是驍騎衛指揮使,曹國公李景隆。

朱允炆皺了皺眉頭,無奈道:“如此人才,錯過豈不可惜?自太史公宋濂宋老夫子辭世之後,我大明文壇日漸沒落,人才凋零,連皇爺爺都開始為此擔憂,有意在科考之中想盡方法挖掘人才。”

“如果能將此人收入麾下,必能得皇爺爺歡心。”

李景隆遲疑了一下,繼續道:“黃子澄大人那邊也沒有消息么?或許,那作詩之人是在朝中當值?黃大人身為翰林院編修,難道就沒有打探到一點消息?”

朱允炆搖着頭,有些無奈道:“本宮也想到了這一點,讓黃子澄查了,但至今依舊沒有任何線索。或許,真如你所說的那樣,這作詩之人,已經離開了京都。”

李景隆頓了一下,拱手道:“殿下不必心急,倘若此人真的文才蓋世,應該不會輕易銷聲匿跡,總會有其他的文章或詩詞問世,到時一定找得到他。”

朱允炆點了點頭,緩緩道:“恐怕也只能如此了,讓你的人都撤了吧,此事已經驚動了皇爺爺,不要再鬧出太大的動靜了。”

“不過還要派人繼續留意望春樓的消息,如果那人再次出現在望春樓,一定要把他留住。”

李景隆拱手一禮,恭敬道:“是!”

本章節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