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來祭天從不許後宮隨駕,蕭承啟卻不管這些,執意攜皇後謝柔一同嚮往。大臣們早已習慣聖上與眾不同的做派,趕快重新修訂祭典行程,全按今上心意來。謝柔於是和蕭承啟一起換了祭服,走進圜丘壇。
圜丘壇用玉石包砌,內壇有四尺八寸,懸檐走廊皆無廊柱,外牆周延十餘里,黃穹宇琉璃殿,在陽光下下閃爍着燦爛的光輝。八十一階每一層都用漢白玉鋪就,玉柱刻着龍之九子,形態各異栩栩如生。兩人緩步而上行至拜位,燔柴爐迎帝神,在樂聲中為皇天上帝神牌上香,而後在列祖列宗配位前跪拜進香。
謝柔看向身邊的男子,在他拿起香的時候,輕輕地握了握他的手。
他從前不喜歡這樣的場合,幾次祭祖都是右相百般威逼才被迫同意,她知道他對先帝有心結,先帝那時懦弱,孩子卻很多,可是那麼多的孩子里,他唯獨將蕭承啟交給了圖坦,質子如棄子,蕭承啟那時年紀小,還不懂皇權制衡、捨得之道,隻眼睜睜看着父皇放棄自己,母妃為了保護自己撞死在殿前,那輛駛向圖坦的馬車,原本是有去無回的。
這麼多年他沒說過“恨”字,可她知道那些傷口還在,午夜夢回,他心底那個小小的孩子會鑽出來,在某一剎那提醒他刺痛他,否則他怎會厭惡看見先帝的牌位,怎會害怕觸碰旁人,怎會不願學着愛一個人?
有時候她想,要是他們認識再早一些就好了,她就能多陪陪他了。
蕭承啟側身看着她,在她溫柔的目光里淡淡一笑,然後當著滿殿神明、列祖列宗,在她的手背落下一吻。
身邊隨祭念祝文的大臣無意瞥見,陡然一滯,差點念串行。
謝柔笑了笑,言語化在心裡,彼此想說的都知道。
蕭承啟第一次如此平和的面對先皇牌位,他深深呼吸,一絲不苟地進了香,三跪九叩依禮跪拜。
儀程冗長,每個環節都不容差錯,謝柔安靜的陪在蕭承啟身邊,看着他走完每一步,在眾人看不到的時候,悄悄雙手合十放於身前,因是儀程之外的私念,她將手用袖子掩住,在心裡偷偷許願。
帝神、先皇在上,願夫君承啟一世平安順遂,願我二人相守白頭,此生不離。
心頭話音剛落,隨祭的大臣便道了聲“禮成”,她淺淺一笑,和蕭承啟一同叩首。
兩人相攜走出圜丘壇大殿,殿外玉階下,百官行大禮朝拜,齊齊跪下,口中山呼海嘯響徹祭壇:
“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