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5章
聽了我的分析,黑胖子抽了口煙,皺眉發表意見說:“兄弟,我明白你的意思,可他娘的要是那什麼太子墓的陪葬坑,周圍不見神道,也不見石像生和文官甬,這是不是太寒酸了點兒?完全不符合唐代皇陵的規格制度。”
胖子考慮問題的角度沒錯,這確實不符合當時的皇陵制度,但他是古董販子,還是缺乏實戰經驗。
皇陵也好,平頭老百姓的墓也罷,死後下葬的規格制度,必須要結合當時的實際歷史背景。
那晚在網吧我查了很多資料。黑駝山大墓主人是唐昭宗第三子“李祁”,關於這個人記載很少,只記載了他壯年時戰死邊關,後匆忙下葬。
唐代皇子沒有實際封地,一般都是“虛封”,雁門關外比較窮,加上這個李祁是突然死亡,那他下葬用的錢應該是宮裡下撥的。
宮裡當時什麼情況?
基本是唐代最末期,內憂外患,國力衰弱,國庫空虛,接連發生了朱溫脅迫唐昭宗遷都洛陽事件和白馬驛之禍事件,在往後沒兩年唐朝就亡了。
在這種大背景下,這個什麼豐王下葬時一切從簡是合理的,這也解釋了胖子說的為什麼地表沒有配套神道和石像生這類東西。
另外,我的這種分析和邢老闆告訴我的當地那句“水刮豐王墓,富貴九州十八縣”的說法相背了。
這個就要看最後出貨的結果,我認朔州當地的傳說可能有誇大成分,一個暴斃而亡唐王朝末代太子,還葬在雁門關外這種鳥不拉屎的地方,他能有多富?只有像千島湖方臘那種真實起兵殺官造反,搜颳了江南杭州的人物才可能藏有驚天之財。
我說了我的分析,黑胖子和老黃聽後都覺得有道理,這時,飯店的一名女服務員過來收拾鄰桌,我們三個同時閉口了,只喝茶。
服務員走後,我將一盤子菜推到一旁,用手沾着白酒在桌子邊寫邊畫,小聲道:
“你們看 ...後墓室、前墓室、側耳室、甬道、石門、天井、龕洞,我唯一擔心甬道和墓室之間的墓門有自來石或者金剛牆。”
“咱們現在手頭上沒有拐子針和炸藥,墓內多天井,天井通着過洞,不能被迷惑,咱們最優解的辦法是一鏟子打到後墓室墓頂上,在從墓頂放繩子下去。”
黑胖子猛嘬了一口煙,一言不發,老黃斜着眼說:“唐墓結構複雜,如果有三個以上的天井,兄弟你想一鏟子定到主墓室的正墓頂.....難度怕是很大啊。”
“沒事兒,我有絕招。”
“哦?兄弟有什麼絕招兒?難道你能隔土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