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8章(1/2)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

第3078章

“峰子,這法子能行?你的一泡尿穿透力有這麼強?”

“不懂就別說話!幫我照着亮就行!”

我快速在地上挖了五個漏斗形小坑,每個坑間距四到五米遠。

從一號坑開始,放少半坑水,關閘,然後立即趴地上,近距離觀察。

看起沫子了,豆芽仔瞪眼道:“我靠,你這泡尿堪比硫酸啊。”

俗話說自己不嫌自己臟,我臉都快貼坑裡了。

沒辦法,不然看不清楚。

“野狗分尿”,這法子類似“閉眼摸土”,聽着很LOW,實際上難度極高,主要是對視力方面的要求。

我看的並非滲水速度,這點兒水也看不了。

不知道這麼說能不能被人理解,我看的是“水中的土。”

我稱之為野狗分尿,考古隊稱呼為“微觀考古學”,按照他們話說,是看土壤磁化性,地表徑流,土壤文化層的微形態。

不同之處在於我不藉助顯微鏡,我只靠自己這雙眼,神眼峰外號不是白來的。

千島湖這地方全年降水充足,空氣中濕度大,地表土質黏濕,雨季一旦積水了,那地表的草木灰,炭灰,磚渣,這些微觀物質體積輕的東西會緩慢向下滲透被帶到土層深處,這時,如果地下恰巧存在磚室墓或者吸水強的五花土,那地表的草木灰,炭灰,磚渣這些就殘留的越少,這呈正比關係。

當太陽升起,溫度上升,地下五花土土中的水分開始緩慢蒸發,這時地表土又會出現一種現象,因為變化很小,我無法直觀描述出來,總之有點類似於肉的“熟成”現象。當然,所有這些有個重要前提,這地方沒被人干擾過。

我一泡尿分開放了八次,好在這兩天沒上火,不然麻煩了。

放水收水也有技巧。

放時講究流速,准心,力道。

收時又要求瞬間停止,不能出現涓流。

正常連續打探坑打到地下四五米,最少要半小時,我用這招野狗分尿法幾分鐘就搞定了。

“怎麼樣峰子?你這表情不太對,有還是沒有啊?”豆芽仔看着我問。

本章節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