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79章 養豬大王
在多數人的印象中,但凡交界之處,上至於國家,下至於省市縣,都是管理較為薄弱的地方,往往也是相對比較混亂一些地方,總有一些不法之人藉著管理薄弱的空子行違法亂紀的勾當,若說熱鬧紅火的,倒也不是沒有,終歸要少一些。
如今我們就碰上了這麼一個。
在加油站里藉著往來司機加油小憩的工夫,我們稍稍打聽一番,便把目標地點情況了解的七七八八。
宋朝時期還存在的屠家莊如今自然是不在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巨大的養豬場,這個養豬場幾乎佔了一整座山,若說價值,恐怕已經不是用萬來衡量了,而是論億的來估算。
養豬場的主人是一個姓申的,真實名字不知,當地都稱申老五,是這三縣裡有名的富戶,不敢說是最豪橫的那一個,起碼也是排名最靠前的。
臨近南嶺山這一整塊的地方,申老五在那兒幾乎是說一不二的!
有意思的是,這個人發跡也就是這兩年的事情,頭幾年的時候在山上種樹,賠的老婆都暗地裡跟了別人,靠着老婆從姘頭那裡拿的錢苦苦支撐着生活,倒是應了那麼一句話——要想生活過得去,頭上總得帶點綠。
偏偏就是這麼個綠頭大蒼蠅,忽然之間就干起了以往從未接觸過的養殖業,把房子賣了,老婆踹了,一副破釜沉舟的架勢來養豬,結果......就這麼發達了,再加上這兩年豬肉價格飛漲,不知不覺積累下了金山銀山。
所以說,這原本無人問津的三縣交界處,如今因為申老五這麼一個人,反而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越過申老五的養豬場,便是溝壑縱橫的群山!
我估摸着,這劉鋹的墓葬,應該就在離養豬場不遠的山裡。
幾人確定了目標,便上車直奔距離最近的一個小旅館去了。
上了車,老白忽然扭頭問我:“哎,小衛子,你說,這個申老五......是不是當年的屠家莊的後人啊?”
我方才跟司機打聽,不過是了解目標地點的情況而已,還真沒想過這個問題,經老白這麼一提,略思忖片刻,說道:“還別說,真有這個可能!”
屠姓的人不多,來歷卻不少,其中最正宗的一支,便是來自於“姚”姓那一支。
茳姚就是姚氏族的人,這個氏族源自於上古有虞,也就是舜帝一族,舜帝的後代有一支為勝屠部落,這支部落後來遷徙到了渭水,於是改姓勝屠,因為勝與申同音,也叫申屠氏,後來複姓簡化,就衍生成了屠姓。
屠家莊已經消失了,想必宋朝之後,一定經歷了什麼災難迫使這個古村落消失了,其原因現在不好追溯,但基本可以想到,如果不是受到來自外界的迫害,誰願背井離鄉呢?這種時候,其族人為了化解災難,很多都會改姓,這就跟滿清滅亡時,很多八旗子弟被迫改漢姓躲避報復是一個道理,屠姓本來自於複姓申屠,改姓時改成申的可能姓極大,也算是沒有背棄祖宗。
這不過是我們幾人在路上無聊時閑說解悶的幾句話,那申老五如何,也與我們沒太大幹系,我們也沒準備去拜訪此人,到了賓館後隨便找了個地方吃了點東西便各自散開去休息了。
旅館距離申老五的養豬場頂多不到兩公里的路程,所以第二天一大清早,我們沒有開車,直接背上行李步行上路,繞開養豬場後,方才鑽進了一望無垠的大山裡。
南邊和北邊不一樣,這個季節,北邊的山裡正荒涼蕭條,南邊的山裡依舊是鬱鬱蔥蔥。
可是......真的冷啊!!
和北方那種苦寒不一樣,這鳥地方是陰冷陰冷的,比十萬大山要陰的多,水汽也更加充沛,出的滿身都是窩囊汗,山裡的水汽撲上來又冷颼颼的,可謂是冰火兩重天,不過小半日的光景,幾人渾身上下好似水泡了一樣,到了晚上在山裡紮營的時候,脫了鞋一倒,水“嘩啦啦”的往外滾,氣味就更別提了。
這樣的日子我們幾人是無所謂的,更大的罪也遭過,就是可憐了凌穎這姑娘,約莫長這麼大也沒這麼跋涉過,上午的時候體力就開始跟不上了,到了下午走路一瘸一拐的,不過愣是一聲不吭的咬牙支撐了下來。
不過在我們中間,她到底還是個外人,我們不忌諱形象,她可不行,可憐兮兮的蹲在篝火堆跟前。
我搖了搖頭就跟她說,別忌諱什麼形象了,這種陰濕的山裡跋涉,能晾晾的時候千萬別藏着掖着,不然兩天下來,那雙腳都爛了。
張歆雅可不管這個,拉着她拽掉了沉重的靴子。
果然,熱氣騰騰的......
老白這個損貨當即大笑了起來,笑的那姑娘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
匆匆休息一夜,第二天,我們再度上路。
山裡前行速度不快,可連着跋涉兩天,翻了好幾座山頭,走出去少說也有七八十公里的樣子,四周早已無丁點人煙,飛禽走獸也沒見多少,至於能埋人的地方......一塊都沒有找到!!
無論是上好的風水寶地,還是說利於行巫蠱之術的絕地,都沒有!!
風水稀鬆平常,就是很普通的山崗子,這種地方,玄門之人看都懶得看一眼!
這與我們料想的情況截然不同。
第二天夜裡,幾人湊在篝火堆旁,我再三思慮後,開腔說道:“這情況不對,咱們不能再往前走了,按照我家老祖宗的記載,當年他派去的人,過了屠家莊,一入山林,立即遇見詭異事情,若說這是巧合,打死我也不信,劉鋹墓葬必定離屠家莊不遠,原因我不必多說吧?墓中鬼神,除非墓葬內有巨變,否則不會離墓葬太遠,陽間路不是給陰人走的,走的太遠,就找不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