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9章 方相衛賢
墓誌?!
說實話,這個墓室是有墓誌的,但我們都沒看。
一則是,一具完好無損、看起來就像睡著了的屍體躺在那裡,實在是太過引人注目了。
二則是,我們此前已經挖掘到了許多安西都護府的唐墓,比如李貞的墓葬,再比如那個和無雙相處的挺好的沈琰的墓葬,這些墓葬里都有墓誌,但是,墓誌上面沒有任何線索,基本就記錄了生卒年,然後就提到是殉國,除此外沒有別的訊息,所以,看到這間墓室里也有墓誌後,我們幾乎本能的就以為,這墓誌也沒什麼價值!
此刻聽鷂子哥一說,眾人紛紛湊上前去。
我細細看了幾眼,別說,這墓誌還真挺獨特!
可以說是,別具一格。
正常的墓誌,都是人死之後,子孫、或者是朝廷寫的,是對這人一生的總結。
可是眼前的這墓誌不是這麼回事,看起來更像是......
“墓主人確實是安西都護府最後一任都護朱某,但是這墓誌,好像是他自己給自己寫的啊?
與其說這是他的墓誌,倒不如說,這是他自己寫的陳情表?以此來表明自己的意志?”
這是我看過墓誌上的內容後的第一想法。
這墓誌有點長,偌大一個石碑上,密密麻麻的全都是蠅頭小楷。
前面,說了大唐的情況,也說了紛亂的西域的狀況,又提及了西域對中原的威脅,然後說了自己來這裡上任的苦衷以及辛勞,不外乎就是臨危受命,宵衣旰食,不敢懈怠之類的,說自己每日都在為如何化解西域的危機而憂思重重,幾次病倒,不堪重負,身體已經每況愈下,預感自己將不久於人世。
說完這些,後面才終於提及到了我們感興趣的內容。
“這上面說,西域的威脅,如鯁在喉,人力已無法回天,只好寄希望於旁門左道?
所以,這就是當時這位朱都護做最後掙扎時的想法?”
李降龍摩挲着下面,一邊看,一邊說:“他後面說,自己的同鄉,名叫衛賢,是朝廷的官員,在安史之亂前任朝廷的方相,後來在大亂之中沒能跟着唐玄宗退往蜀地,於是回鄉躲避戰亂,後來遊歷天下,正好途經西域,特地來探望自己......”
說到這裡,她回頭看我:“方相是什麼?”
“方相,也叫方相氏,是一種官職,最早出現在什麼時候沒有定論,根據周禮·夏官上面的記載,這個官職大概是負責皇家大喪時候的驅鬼事宜。
我們家的人以前經常在朝廷當中擔任禮官,也會有成員擔任方相這個官職。”
“衛賢,你知道這人嗎?”
“知道,鷂子哥說的沒錯,這個人確實是我的祖先,而且是......直系祖先!”
我面無表情的說道:“我家有家譜,雖然殘缺,丟掉了很多,但是,還是保留了一部分,這部分家譜上面,提到過衛賢這個人,他在唐玄宗時就擔任朝廷的方相,信息對的上,沒什麼疑點。”
“確實對的上,你們看,這位朱都護提到過自己是河東道朔州人,本是布衣,受朝廷器重,才得以一路爬升。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二狗子的老家,在唐朝的時候,就屬於河東道朔州管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