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2章 同一片星空下(1/2)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

第2922章 同一片星空下

老白、鷂子哥等人久久不語,仿似在回味着我所說的神人三問。

我亦心緒複雜。

及至此時,我才終於明白自己為什麼苦苦尋覓遂木之山多年而不可得。

什麼觀星測定人族氣運,以氣運推演遂木之山位置。

什麼看山尋龍,地脈與人運結合,觀天下興衰尋覓遂木之山。

這一切,原來都是錯誤的。

從根本上就錯了,是我對人族信仰念力的認知就錯了!

人族眼中,從沒有神靈。

這話或許太過絕對,畢竟,無論是陰司的酆都大帝,抑或是下面的一些鬼王陰帥,都還能從人族中得到一部分信仰念力,這說明在人族之中,至少有一部分人是真正信仰神靈的,沒有條件,就是最純粹的信仰,認為自己的一切都是神靈給予的,困難也好,財富也罷,甚至就是碗里的吃食,都是神靈賜予,心中對神靈沒有分毫質疑,完全將自己視作神靈的附庸,只有這樣他們發散出的那些念力才會被自己信仰的神靈接收到。

但,這樣的人群只是很少數群體,可能只有千分之一,萬分之一的人會這麼想......

我剛剛在精神世界里所見那人,才是人族真正是縮影,代表着絕大多數。

所謂對神靈的信仰,說到底,神靈不過就是一個載體而已,他們的信仰從不是針對神靈,非常務實,或者說,他們的信仰,是一種......對自己求而不可得之事的寄託與希望!

這才是人族信仰的真相,流向遂木之山的信仰念力,都是這樣的念力!

這樣的念力,唯有在特定的環境下才會集中爆發,比如眼前的媽祖祭祀——最近這片海域災難頻發,許多漁民被波及,失去了家人,蒙受不可承載的損失,這種悲傷在這一刻成了這裡的主旋律,傳說中的媽祖救濟海上的落難者,這是他們所希冀的,於是情感發生共鳴,所有人都在散發精神念力,使得信仰念力非常集中,這才被我看到。

但是,如果沒有媽祖,這種信仰念力就不會出現了嗎?

不,一樣還是會出現的。

只不過各家都關起門來默默承受自己的悲傷,他們心中仍舊有對苦難的抗爭意志,強烈的情感波動仍舊會導致精氣神外溢,形成所謂的念力,只不過,失去了一個集體爆發情緒的點,這些念力沒有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統一發散出來罷了。

沒有媽祖,他們的念力會沒有規律的發散,分別流向遂木之山。

這也是過去多年以來,我找不到遂木之山的原因。

人世間,芸芸眾生每一刻都在散發著念力。

每當遭遇不公、遭遇悲傷、遭遇難以反抗之事時,他們心中就會迸發出強烈的情緒,催生出信仰念力。

這樣的情況是以個人為單位進行的,全天下億萬生靈,幾人在悲傷,幾人在憤怒,幾人在痛斥命運,這哪有什麼規律可言?

須知,人的喜怒哀樂是不互通的,一切都不過是個人的因緣際會罷了。

偏偏,普通人的精氣神是孱弱的,哪怕心裡的情緒波動再大,散發出的念力也很有限,甚至在我眼中可以說得上是微弱,當它們沒有匯聚起來的時候,誰會注意到?

“我這些年的東奔西走,不過就是一次徒勞的旅行而已,驀然回首,原來......遂木之山就在人潮人海深處。”

我輕聲自語,神情無限複雜:

“人族的信仰里,沒有神的位置。

他們的信仰里,是反抗,是求變。

他們希冀打碎人世間的一切黑暗與不公,讓這天地乾坤朗朗,陽光普照之下,沒有任何不忍言之事出現......

驅逐人性的愚昧,撕碎籠罩眾生的貧窮,撻伐階級碾壓下的不公,搗毀萬古長夜裡的黑暗。

這是所有人的意志,這種意志凝聚成信仰,該是何等可怕?

這種力量,可屠神,可斬仙,可顛倒山海,可改天換地。

世間,誰能匹敵?!

遂木之山上凝聚這種力量無盡歲月,那上面究竟孕育出了怎樣的風暴?就算是我,此刻想想也有些不寒而慄。”

我昂首望着無垠的夜空,眼中星光漸漸暗淡,嘴唇稍稍蠕動了一下,流露出一個意味深長的笑容:

“先祖,當年你在崑崙之巔拒絕至高伸出的橄欖枝,一意庇護人族,是否是因為你看到了他們的這種特質!?

人族信仰里的完美世界......是否也是你心中的凈土?!

所以,你才不惜一切代價,也要庇護他們走過最弱小的時候,因為你看到他們眼中藏着一個無限美好的未來嗎?!

可是......月有陰晴圓缺,人亦有黑暗殘忍的一面。

你最終是否動搖意志,倒在了人性黑暗下?

本章節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