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二人各自拿了一本翻看,很快便看的入了神。
雲苓的神色從最開始的好奇漸漸轉變為欣賞和感慨,最後化作一股欣慰和驕傲自心間油然而生。
她沒想到,顧翰墨竟然在這麼短的時間內,編寫出了如此完善的計劃書。
“你想在禮學院下開辦單獨的教育專業?”
當初清懿書院設立的時候,簡單粗暴地按照朝廷六部來開設了六個小學院。
前一年半學生們主要修習基礎課和公共課,後一年半就可以選擇更精細的專業進修了。
顧翰墨點點頭,解釋道:“學生明白您想等到兩年後,清懿書院的學子們畢業時,能進入到民間幼稚園中參與義教,好解決大辦幼稚園後造成的夫子人數短缺問題。”
“不過學生認為,一個好的夫子才能讓人受益終生,民間常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故而幼稚園這個階段的孩子,接觸什麼樣的夫子尤為重要。”
“有些同窗雖然學業頗佳,但卻並不擅長與人交往相處,並且性格急躁,未必適合做義教。故而學生認為他們在義教之前,還需經過一番磨礪與篩選。”
雲苓聽明白了顧翰墨話中的意思。
義教不能像抓壯丁一樣,隨便逮住一個人就往幼稚園裡塞,學習能力強不代表會教學能力強,更甚者有些人是難以忍受和三五歲大的孩子朝夕相處的。
所以要開設教育專業吸引感興趣的學生,那些生來就親和力強大,也喜愛小孩子的人,最適合做老師。
關於這個想法,雲苓也考慮過在幾年後實行,隻是沒想到她從未提起過,顧翰墨卻能如此和現代思維同步。
這個提議在現代人看來很尋常,可放在古代,那便是真正超越當下時代背景的思想舉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