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8章(1/1)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

第1938章

“放心吧,嫂子,你的侄子就是我們的侄子, 我們一定會管他的, 只是你也知道這村子里的情況, 我們實在拿不出什麼好東西了, 只能讓孩子們將就着吃一口。”

周圍的鄰居都答應的很痛快, 之前這裡也有吃百家飯的孩子, 全都是靠着東家一口飯,西家一口湯養活大的,如今照顧幾個年幼的孩子不是問題。

“姑姑我自己能做飯,在家裡我也常做的。”劉嬸的侄子不願意麻煩別人,而且他迫切希望自己能賺點錢回來,可以付清自己父親的醫療費,說不定到時候他的母親也願意回來了。

這個孩子懂事得讓人心疼,劉嬸打算為他們爭取最後一次機會,藉著村子里遇到的困難好好求求白美溪,給這些孩子想一個營生。

“種芋頭,為什麼種芋頭,之前不都是種土豆和紅薯嗎?”

白美溪聽到劉家村的人居然在種芋頭的時候覺得這件事兒難辦了,如果是紅薯和土豆,可以轉銷給羅兵的酒廠,但是芋頭並不利於釀酒,吃多了又不消化,在這種時期,根本不宜大規模種植。

“他們也是沒辦法,縣裡新來了一位新縣長,說是種芋頭能提高糧食產量,養活更多的人,就讓村子里的人種了,結果收穫之後根本賣不出去,芋頭的味道也不好,可那位縣長卻憑着這項政績高升,之後上任的人也不想承認這件事兒是錯的,最後只能是村民自己倒霉。”

劉嬸說到這件事的時候也是唉聲嘆氣,劉家村的土地肥沃,不管種什麼,產量都極高,祖祖輩輩的人能把這片土地養成這樣,是花了很多心血的。

如今被不懂種植的人胡鬧一番,破壞了土地原有的結構,不知道要多少年才能補得回來。

而且那些芋頭也着實讓人頭疼,村子里好多人都吃得冒酸水了。

“如果你們改種棉花,或者是種植藥材會不會好一點。”白美溪看着空間里的20畝棉花地,想到外面的需求量,這點棉花怕是遠遠不夠,如果大劉村的人都能種棉花,日後也是一條出路。

“棉花,我們那從來沒種過棉花,得問過村子里的老人才知道合不合適。”劉嬸對這件事兒沒有把握,生怕會亂出主意,害了鄉親們。

其實她最擔心的還是路的問題,如果白美溪不去收購,就算村子里真的種植出上等的棉花恐怕也賣不出去。

“如果你們能改種棉花,我自然會找人上門去收購的。”白美溪一心想幫鄉親們致富,並不想讓自己白白賺了這個差價,羅兵的酒廠里有不少車,或許能解決了運輸的問題,幫鄉親們致富。

“謝謝您東家,我明天就回去把這件事告訴鄉親們,讓大家也跟着高興高興。”

劉嬸對白美溪千恩萬謝,這個消息讓村子里的老弱婦孺都看到了希望,婦女在種植棉花這件事兒上,比男人更在行,採摘的時候也更細心一些,往往一畝地能多出好幾斤的收成。

村子里的人按照種棉花的法子重新犁地,白美溪已經答應等空間里的棉花成熟之後,將空間里的棉花籽免費送給村民,還賒了一些糧食和羊羔給村民們準備過年,等到棉花收穫之後再償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