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想要給這幫傢伙一些中肯的建議,也不太可能。
為了避免惹麻煩上身,劉宇乾脆沒跟他們再多說什麼。
反正大家現在都是一腦袋霧水,乾脆就各家顧各家,自己慢慢摸索去。
要是真有人能摸索出什麼道道來,雙方倒是可以搞搞合作,拉拉關係。
如果是找不到路可走,最後到他這兒找找活兒,他也不會拒絕。
記憶之中,劉宇還真沒記得上一世的時候村子里出來過什麼富商大賈。
倒是有幾個小子後來在縣城裡面開了幾家鋪面,劉宇還幫襯過不少。
等到了第三天早上,劉宇把事情都安排妥之後,沒再急着騎自行車來回跑貨。
村裡的拖拉機被拖拉機手高志給開到了鄰村,最近一直都沒回來,劉宇不忍心看着姐姐跟林若微腿着去縣裡,乾脆先村裡借了一匹馬。
這馬現在還是村上的固定資產,農閑的時候大家打幾個條,就能借出來用。
村委的車駕,更是不怎麼費力就被他借了下來。
原本村裡管牲口的牛二,看着劉宇往馬身上套籠頭,心疼不已。
用他的說法就是,駕車有駕車的騾子,拉活有拉活的驢子,這馬除了耕地的時候要上籠頭,平時就得養着。
不過眼下不是農忙時候,村裡的馬寄在牛二家裡面養着,它閑着也是閑着,劉宇批了條下來,牛二也沒辦法阻攔。
只能是無比配合的遵從了劉宇的舉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