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4章(1/1)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

第2244章

V-22魚鷹的豎起起降還是很穩定的,水平飛行更是沒話說,它的事故,幾乎都發生在轉變過程。

起飛之後,要把大盤子從頭頂轉到前面來,這個時候,水平速度是零,機翼上沒升力,一旦遭遇特殊氣流,很容易摔下來,降落的時候,得把大盤子舉到頭頂,水平速度減小到零,這個時候也容易出意外。

更不用說,為了在兩棲艦的甲板上部署,不僅僅槳葉要能摺疊,機翼還得旋轉九十度和機身平行,這樣才能減少佔地面積,這都大大增加了它的系統複雜性。

“沒錯,魚鷹最大的缺陷,就是連同發動機一起旋轉,這樣在遭遇意外的時候,根本就沒法及時反應。”秦川說道:“我們得改進它的缺點,也就是傾轉旋翼系統無法及時反應的問題,我們將需要旋轉的重量從半噸,降低到一百千克,這樣,操作起來肯定會更容易。”

魚鷹使用的是艾里遜T406-AD-400發動機,每台發動機的功率高達六千馬力,絕對夠逆天的了,但是同時這發動機的重量也很大,起降轉換階段,突然遭遇氣流的時候,飛機就得及時調整,這個時候,就得驅動那半噸多的發動機旋轉調整旋翼的推力方向。

驅動半噸重的發動機,那需要的力矩是很大的,而且,還沒法及時調整,因為這貨的轉動慣量也很大,不能及時調整,就會出大問題。

而旋翼的重量,一百公斤就足夠了,用特製的碳纖維材料的話,重量更輕,強度也更高,只讓它旋轉,那調整起來就輕鬆得多了,只要遇到橫風,隨時都能對應調整,飛機的安全性也會大大增加。

咱們東方海軍遲早都是會有兩棲攻擊艦的,雖然後世的076上了電磁彈射器,那也是彈射無人機為主的,咱們還是需要傾轉旋翼這種東西,載荷大,飛行速度快,十噸級的直二十無法完成的任務,就由它來完成。

“而且,我們來陽集團擁有全世界最先進的電子技術,所以,我們可以在飛機上安裝大量的電子系統,甚至起降過程都可以實現自動化操作,大大降低飛行員的負擔。”

來陽集團的電子技術,世界第一!沒有人會否定,有了先進的電子技術,還發愁解決不了安全問題嗎?

所有人都是眼前閃亮,維克多更是兩眼放光,當年,他剛剛進入卡莫夫設計局,就在跟着搞卡-22,幾乎走完了整個流程,作為他的第一個項目,經常出現在他的夢中,可以說,已經成為了他的一個遺憾,現在,他已經成長為了卡莫夫設計局獨當一面的設計師,他期待着這種飛機能重新啟動,完成項目研發!

“這個項目,我很感興趣!”維克多說道。

“嗯,秦總,您的提議很不錯,不過......這樣一款全新的動力系統,研發需要很長時間,美國為了搞魚鷹,研製了二十多年,才有了今天的成果,我們......”

“我們不怕花錢,我們相信,這種飛機代表着未來。”秦川說道:“貴方如果感興趣的話,我希望能派出一個代表團,到我們東方去談進一步的合作,對了,還有這個動力系統的問題,我希望能去研發發動機的單位協調一下。”

“當然沒問題,我們去克里莫夫設計局!”

位於聖彼得堡的克里莫夫設計局,是航空發動機的重點研發單位之一,他們手頭最耀眼的就是RD-33發動機,作為米格-29的動力,出現在很多場合,尤其是在航展上,冒着黑煙的米格-29,拉出來了獨屬於它的煙帶。

除了戰鬥機用的渦扇發動機,他們還在研製其他發動機,TV3-117渦軸發動機,也是他們的傑作,米-171、卡-27等等,用的都是這款發動機,輸出功率1600千瓦,可以給十噸級直升機提供最充沛的動力。

至於更大功率的渦軸發動機,那就得屬米-26使用的D-136發動機了,進步設計局設計,馬達西奇公司生產,雖然進步設計局的不少工程師都被秦川給弄到手了,不過都在研究渦扇發動機,抽調他們來研製渦軸發動機,也不是很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