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7章(1/1)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

第1167章

“這裡還是我們來時的路嗎?怎麼變成這樣了?”周玉清震驚的看着這條來時路,以他時靈時不靈的定中神通,也沒想到這裡會變成這樣。

來時,村這頭是一個渡口,在那條寬闊到看不見邊界的江面上所架。如果說渡口被摧毀不稀奇,但是連這條江也沒有了蹤影,一切都變成了和那頭一樣的荒野,就令人驚奇與不安了。

慕容燕竹倒沒有怎麼驚訝,像是早就知道會這樣,她解釋道。“冥途就是這樣,這裡的一切場景並非真實的物質世界,存在與否,只和這裡魂眾的執念有關,大概是在這些鬼眾的意識里,這裡需要有一條大江吧。”

“可不是說這裡叫陰陽渡口嗎?沒有這條渡口,我們要怎麼回去?”向康也同樣震驚,他和喬奇也是乘船而來,當時他們跟隨着一些順水而下的亡魂乘船,後來不知怎麼就來到了這裡。

“走回去啊?是不是傻?”林默搖搖頭,他率先邁開步子往前。

眼看林默往前,後面人趕緊跟上,林默見他們都跟上了,強調道。“你們走的時候,要注意想着,我們馬上就要看到石車村了,還記得石車村那些房屋的模樣嗎?記得想,想的越清晰,越相信真的就要到了,我們到的越快。”

說完,林默還強調道。“我可不想像來的時候一樣,走那麼久。”

一想起來的路上,還坐船走了幾個小時,林默頭皮都有點發麻。當時不懂,還以為是這條江真的有那麼遠,冥途之中,出現什麼樣的場景都不奇怪。現在才知道,那是因為在招財和小九的心裡,這兩頭太過模糊遙遠,所以他們認為要走非常非常久才能到達彼岸。

唯識所現,冥途中的世界,非物非心。

果不其然,在林默強調之後不久,眾人就模模糊糊的看到不遠處,出現了一座現代二層小樓的建築,建筑後,鱗次櫛比,更有無數的建築物,明顯是一處遠比鬼村大很多的村子。

之所以還有那麼遠,是因為在這裡行走的幾人,總有心裡不是很堅定,不是很相信的。人就是如此,哪怕告訴你真實,也會懷疑不真實。

源於遠古時代,那些輕信的祖先,早就被殘酷的自然環境所消滅。留存下的人類,都是充滿懷疑的,隨基因而流傳,於是人心總是疑惑,陰謀之說,永遠大行於世。

以玄門說法“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隨天地渾濁,人心總是不斷沉淪,為了挽救沉淪,祖師傳經授法,教化於人,免得人心怨對,直至墮入深淵,萬劫難復。

以佛門說法,這個世界是濁惡世,閻浮提眾生志性無定,習惡者多,縱發善心,須臾即退,若遇惡緣,念念增長。是濁土而非凈土,因此來這裡的眾生,多數是業重感應而生,真正的大善之輩,反而不生此土。而佛祖不舍濁惡眾生,為化眾生故,承大願而生五濁。

以儒家說法,人天性本善,不慮而知是為良知。此先天之良知,隨世流變,人心失義。因此有聖賢出世,力挽狂瀾,教化於人,使人心復歸於天理,發乎於良知。

但也因此,於這濁惡之世,發心行善者,雖困難重重,卻也殊為不易。佛門無量壽經有載。“於此修善,十日十夜,勝於他方諸佛國中為善千歲。所以者何?他方佛國,為善者多,為惡者少,福德自然,無造惡之地。唯此間多惡,無有自然,勤苦求欲,轉相欺殆,心勞形困,飲苦食毒,如是惡務,未嘗寧息。”

無量壽經所說,即是佛門所說極樂世界,在濁惡世界正心行善一日一夜,勝過在極樂世界行善百年。因為在極樂世界行善太易,在這裡行善則太過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