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章
那位帝王曾針對全國生員(在校讀書人)頒布“禁例”十二條,刻成臥碑,放在全國府州縣學,國子監的大門口,其中一條特彆強調。
軍民一切利病,並不許生員建言。果有一切軍民利病之事,許當該有司、在野賢才、有誌壯士、質樸農夫、商賈技藝皆可言之,諸人毋得阻擋。惟生員不許!
就是說,對於國家政治問題,無論地方官還是農民、商人、手工業者都有發言權,唯獨生員不準發言。
傳統讀書人是“以天下為己任”的,他們最有建言的欲望,也最有建言的能力。為什麼偏偏不讓他們說話呢?
當然這肯定跟老朱的出生有關,他認為生員就該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聖賢書,放著書不念而對社會政治說三道四,就是不安分的表現。
但最根本的,是老朱害怕讀書人的力量。
生員上書言事,往往能代表真實民意。如果上書引起官府和朝廷重視,他就可能成為當地的意見領袖,在讀書人和百姓中積聚聲望,從而製衡官府、影響政策。
如果朝廷官府對其上書默而不應,則可能招致不顧民意、不能納諫的指責。
因此不論哪種結果都會威脅統治的穩定,所以乾脆釜底抽薪,禁止生員上書。
秦川也打算直接效仿,不是怕威脅,他是想到了以後還需要將前世的九年義務教育推廣下去,因此現在順便將這些刺頭剔除,也是在為以後的事情鋪路。
拿定主意後,他便提筆開心寫了起來。
好在穿越後時常練字,因此他現在的字並不難看,但也談不上好看。
這也得虧前身是個廢物,從小不喜讀書,因此字也十分難看,這反倒讓他少了個被人懷疑的點。
秦川在腦海中回憶著老朱的禁例十二條的大概內容,隨後一一寫下,略加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