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只需要在暗中將吳家的過錯,透露給那些人,多得是人去整治吳家!
工部掌營造工程事項,每次朝廷撥款下來,工部上下的官員總會吃那麼一點回扣。水至清則無魚,上面的人也默認了這些規則。
可有些事,私底下做可以,一旦被人捅到明面上,就是明晃晃的罪名了!
吳大人這些年吃的回扣,都被人整理成證據,由御史參到了帝王面前!
所有人都明白,吳家是因為揭露貴女傳授班的事,被人報復了。但那又如何呢?
吳大人確實犯了貪污之罪,若不按律處罰,朝中的官員豈不上行下效?
帝王想順藤摸瓜,查出是誰在背後針對吳家。然而吳家最近得罪的人太多了,現在是牆倒眾人推,根本無從查起。
而且一碼歸一碼,哪個帝王會喜歡拿着朝廷的銀子,中飽私囊的貪官?
吳大人按律,應奪官流放。但功過相抵,最終由從五品的工部員外郎,貶為了從七品的光祿寺署丞。
在大周,五品及以上的官員,可稱大員;五品以下的,便只是不入流的小官。吳家的門第,可謂一落千丈!
吳常在早就做好了被報復的心理準備,對此並沒有太大的落差。
因為比起那些娶了假貴女,被貶去貧瘠之地的官員,吳家最少還在京城,焉知以後沒有東山再起的機會?
這個結果,已經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可吳耀祖根本接受不了,寫信進來把吳常在狠狠罵了一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