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4章
燕京大學醫學影像樓被李向南個人承包了!
這個重磅消息,就像是在平靜的湖面上投下了一顆巨型炸彈,一時間便在燕京城裡掀起了軒然大波。
去年小崗村的十八戶農民,在一張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白紙上籤下自己的大名按下了紅手印,決定大包干。
沒想到這才過去了不到一年的時間,李向南作為個人,就已然將一座小型醫院給承包了下來!
同樣是個人責任制,同樣與生產隊的承包類似,個人對組織負責,個人承擔影像樓的盈虧損失,個人對集體負責。
這樣的先例,無異於給思想還未開化的大眾帶去了新的思潮,直接掀起了關於個人承包這種新形勢的熱烈討論!
大街小巷,但凡能夠接觸到報紙、廣播的人們,無不在討論李向南的這種大膽創新和另闢蹊徑。
市井小巷裡流傳着李向南的傳說。
學術界教育界文聯界也為這位新興學子的開創精神而感到震驚。
各行各業的社會精英也都開始思考李向南這種個人承包模式的可複製性。
而這位剛剛前往了中南海參加某次會議,如此短的時間再度大放異彩的李向南,更是在衛生部、能源部、交通部、教育部內產生了巨大的漣漪反應,許多隻聞其名未見其面的官員們對於這個後起之秀更是表達了巨大的關注和興趣。
李向南出名了!
以至於才在燕京晚報的報紙報道這事兒的第三天,就有許多人蜂擁而至,來到影像樓向他請教個人承包的細節和注意事項,取經學習。
就算是瞧個熱鬧,也有不少人在影像樓前駐足良久,熱切討論,甚至合影留念,表示自己跟這個時代的先進青年有過近距離的接觸。
社會效應能巨大到這個地步,還真是李向南沒預料到的。
看着辦公室、走廊里進進出出連帶着這些教育部、衛生部正在核算、清點設備的工作人員,都能感受到被人關注的驕傲。
“嘖,小李,你瞧瞧你這馬上真成名人了!我剛進來,那邊有個姑娘問我是不是李向南,還要跟我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