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鳴讚同地點頭:“沒錯,這個設定很合理。這樣就可以自然地引出主角去印度的情節。”
兩人你一言我一語,不斷完善著劇本的細節。
文牧也突然想到:“既然我們改變了疾病類型,那麼病友會的設定是不是也要相應調整?”
楊鳴思考了一下,說:“我們可以設置一個網上的病友論壇,讓主角通過這個平台認識其他病友。這樣更符合現代人的生活方式,也能突出互聯網對這些患者的重要性。”
文牧也興奮地說:“對,這個想法很好!我們可以設計一些網上交流的場景,展現病友們在網絡上互幫互助。”
兩人繼續討論,逐漸將人物關係網絡梳理得更加清晰。
楊鳴提議:“我覺得我們可以增加一個醫生角色,讓他成為主角的朋友和幫手。這個角色可以代表醫療係統內部的良知,同時也能為觀眾提供更專業的醫學視角。”
文牧也讚同地說:“這個角色確實能豐富我們的故事。我們可以通過他展現醫生們在現有體製下的無奈和掙紮。”
隨著討論的深入,劇本的輪廓越來越清晰。
淩晨兩點,兩人終於將最後一個細節敲定。
楊鳴伸了個懶腰,說:“我覺得我們的劇本已經很不錯了。它不僅保留了原來的人性溫暖,還增加了更多的社會深度。”
文牧也疲憊但滿足地笑了:“是啊,楊總。說實話,雖然改動了很多,不過我覺得很不錯。”
楊鳴拍了拍文牧也的肩膀:“這都要歸功於你的創意和執行力。我相信,在你的導演下,這部電影一定會成為一部經典之作。”
文牧也謙虛地說:“這是我們團隊共同的功勞。不過,楊總,我很好奇,你是怎麼想到這麼多細節的?感覺你對這個題材很熟悉。”
楊鳴微微一愣,但表麵上保持著鎮定。
他笑著說:“可能是因為我平時比較關注這些社會問題吧。再說了,每個人都可能成為患者或患者的親友,這些故事其實離我們並不遙遠。”
文牧也若有所思地點點頭:“確實如此。這次的創作經曆讓我更深刻地認識到,電影不僅僅是娛樂,更應該肩負社會責任。”
楊鳴欣慰地看著眼前這個年輕導演,他知道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好了,時間不早了,我們都去休息吧。明天還要開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