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9章
在保守至極的王太後看來,這才像是國子監、太學應有的樣子——一個讀書人,做學問才是正經事,沒事彆摻和國事,跟人瞎鬨。
楊雄以背誦列子,無情鎮/壓公車上書的學生,在朝野中聲望反而更大,得到了更多的朝廷支持。
王太後雖然沒有升他的官,但暗中給他更大名望、地位甚至信任。比如這次欽差主考,王太後就毫不猶豫點了他的名。
而楊雄在政見上,又屬於堅定的“帝黨”支持者。當年,畢竟他堅定支持還政於帝,才被“流放”國子監。年輕的皇帝對這位忠實支持自己的大儒,也充滿敬意和欣賞。
楊雄乍一看坐冷板凳,其實左右逢源,在朝中很是吃得開,有望一兩年內再進一步,從大儒晉位鎮國大學士。
一個人既然如此成功,自然希望壟斷這種成功。前麵人過了河,就想過河拆橋,讓後來者無法再過。
楊雄宣揚的,是一種最保守、最極端的思想。他公開說“論今不如述古。當今亂世,人族衰微,根本原因是不法先王之法。既然聖人在前,字字珠璣,我等難以望其項背,隻要忠實背誦、複述聖人聖言,便可治理好國家。何必要百家爭鳴?再胡編亂造?”
楊雄堅決反對任何獨創言論,包括法家、墨家、農家、兵家、陰陽、縱橫。這點倒是一視同仁——隻要跟【列子】不同的言論,他一概堅決反對,嗤之以鼻。
連這些各國的顯學,都被楊雄嗤笑,杜預這完全自創、自出機杼,提倡“仁義忠恕”,要開創“新儒家”立功立德立言的行為,怎麼可能得到楊雄的認可?
楊雄滿眼冰寒,繼續研究杜預。
他已經鐵了心,要讓杜預落榜!
沒錯。
不是考不中解元、亞元、經魁,而是壓根考不中舉人!
隻要他楊雄當主考官,杜預彆想有出頭之日。
在楊雄看來,杜預就是典型的嘩眾取寵、沽名釣譽、沐猴而冠之徒。
他根本不管杜預在書山學海、東南之行,闖蕩下多少名頭,在楊雄看來,杜預是真正的學蝨,混入讀書人隊伍的害群之馬,根本不配做讀書人。
楊雄從杜預身上嗅到了極其危險的氣息——杜預天馬行空,詩詞文章,充滿瑰麗想象力與衝天才氣,構架浪漫的詩詞文氣世界,跟他這古板方正、一絲不苟的老學究格格不入。
如果杜預大行其道,一飛衝天,勢必引領聖元十國的風潮,楊雄已經發現國子監貢生監生中,喜歡杜預詩詞大有人在,有人還在文章中引用杜預諸多名言,諸如“苟利天下生死以,奈何福禍趨避之”、“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這些充滿聖人之氣,卻並非聖人之言的話,出自區區一個秀才之口,讓楊雄每次都氣得渾身發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