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0章
向場上看去,一名男子抱着一個梅瓶,自信滿滿的走了上來。
“各位專家老師、主持人,你們好。”
男子顯然是早就準備了腹稿,雖然有些緊張但話還是很連貫:“我叫吳征原,是從塘浙省來的。”
“吳先生,請問你今天想請專家老實們鑒定的是件什麼寶物啊?”主持人問道。
“是這件,青花釉里紅的梅瓶。”吳征原迫不及待的將東西向外展示着,“我自己看是明朝初年的東西。”
“明初的青花釉里紅,而且還是梅瓶,那可是很珍貴啊。”
主持人讚揚道:“這要是真品,最少也得值個幾十萬吧?”
說這話時,主持人是看向專家台的,顯然是在詢問他們。
“正好二十年前的一場春拍上,有件洪武年間的釉里紅玉壺春拍了八千三百萬的高價。”
負責鑒定瓷器的崔勝於說道,“如果你這件是真品,咱們按照私下交流的價格來算,最少也得是這個價格。”
拍賣價格和私下交流價差的確實很大,往往和拍賣價能差上一半,但也得看人和東西而論。
像丁濟深那種不差錢的,人家就喜歡高價往回收,總不能死逼着非得低價出吧,價格高了還不賣,那不成傻子了么。
再有就是所出的物件,就比如這種梅瓶,實在是太稀少了,傻子才會壓低了往外出。
所以這類稀有的東西私下交流和拍賣價雖然有差,但不會差的太大。
聽到專家的話,吳征原的臉上立即綻放出興奮的神色,似乎他馬上就能賺到八千萬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