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北涼民間開始有“二聖”之稱。
大權在握後,立刻便有人向張玄進言,提出南下吞併大乾,並指出當初先帝賜張玄“乾王”的稱號,便是將大乾的國土預先賞賜給了張玄。
而張玄本身就是大乾二皇子,按照法理也有資格繼承大乾大統。
然而張玄卻拒絕了這看似合理的提議,並指出現在時機還未到!
在張昊得知張玄一統北涼,將北涼大權集於一身後,汴京紫薇宮內當晚便有兩名宮女慘死,損失瓷器花瓶無算。
如張玄所料一般,張昊自戰敗後,回到汴京就和自己的舅舅李儒鬧翻了,經過長達數年的爭鬥,最終還是身負皇權的張昊獲得了勝利。
李儒一家十五口被押送至午門斬首示眾,張玄的母親太後李氏被幽靜至冷宮後選擇了上吊自殺。
再無掣肘的張昊自此更加暴戾荒唐,一時間汴京城內人人自危,但凡家中女兒有姿色者都被勒令不許出門,生怕被張昊的尋香隊瞧見擄進宮去。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在得知張昊的喜好後,渴求進步的地方官員們也紛紛使出渾身解數,於是乎整個大乾的女子都人人自危。
大乾百姓對張昊的怨恨也是一日勝過一日,特別是有親戚在北涼者,在聽說了這幾年北涼的變化後,甚至開始怨恨起前任皇帝來!
為什麼送去北涼的不是張昊,做皇帝的不是張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