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6章
戴思恭問道:“為何想要教授這些東西?”
:“因為大明的人才還是太少了,比如現在百姓們生病了,就要專門到縣城裡的藥鋪找郎中開藥,倘若是急症的話,路上耽擱的時間就有些太長了,等葯抓回來後,說不定人就不在了。所以我就想着多培養一些郎中,三年培養三百個,那麼六年就是六百,九年呢,十二年呢?”
:“我相信,長此以往的下去,大明的郎中會越來越多的,到那個時候百姓看病的問題,就可以得到解決了。”
戴思恭又問道:“你的想法不錯,倒是有人來學醫術嗎?”
朱雄英脫口說道:“戴爺爺,您放心吧,我這次開辦的學校與朝廷開辦的學校大有不同。”
:“有何不同?”
:“朝廷開辦的學堂招收的都是各府或者是勛貴家中的子弟,但我開辦的學堂面對的是天下百姓,只要是想進入學校的,不管是什麼身份的人,我都會招收進來,當然為了避免有些學生只是前來混個名頭,在開學初,我會專門進行一場考試,比如想學水利的就考水利方面的知識,想學造船的就考這方面的知識,當然醫學方面也會着重考醫學方面的知識。”
戴思恭不解地問道:“沒開課就直接考試,這會不會太過嚴厲了?”
朱雄英搖了搖頭說道:“戴爺爺,咱們這是首期招收學生,所以就要招收一些有點基礎的學生,要知道咱大明很多東西都是家傳的,比如醫術,比如那麼多匠人,家中的子弟都是從很小的時候就從事這方面的事情,假如我們把那些人招收進來,等他們學習上幾年的功夫,那對於他們來說,肯定會增加不少的技術,同時呢,咱們大明也就增加了無數的匠人。”
聽得朱雄英這番話,戴思恭注視着朱雄英,意味深長的說道:“你比你爹強。”
聽得戴思恭這番話,朱雄英哭笑不得地說道:“戴爺爺,您不批評我,我就已經很滿足了。”
戴思恭又問道:“宋濂與劉伯溫,那兩個老頭也會去學校任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