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1章(1/2)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

第1271章

朱雄英緩緩說道:“其實我覺得可以採取以下的措施,其一就是針對遼東、漠北地區的蠻子部落,可以採取盟旗制度,將整個漠北、遼東地區的部落進行劃分,並且將其安置在不同的地區,規定他們只能在自己的區域內游牧,不允許去其他區域。”

:“這樣的目的就會導致草原那些部落再想很快的聚集起來,形成一定的勢力,基本就成為了泡影。旗作為治事機構,屬一級政權組織,兼行政、軍事、經濟、司法等於一身。每旗設札薩克一人管理旗務,札薩克產生於本旗王公貴族中,經禮部上報可以世襲。“盟” 負有對各旗的監督職責,但不能直接干預旗務。盟旗制度可以打破蒙古原有地緣血緣組織,削弱了原來各族部落的凝聚力,對朝廷的威脅大大減少,同時也加強了蒙古各部落對朝廷的向心力。”

:“其次推動蒙古喇嘛教的信仰。由於蒙古人信仰的是喇嘛教,咱們就要規定蒙古每個家庭只允許一個人在家,其餘的必須出家,而且出家還可以免除賦稅,朝廷也會給予一些優撫政策,在這樣的政策之下,很多的蒙古人都以出家為主,也就減少了結婚生子的現狀,這對蠻子人口以及經濟會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和衝擊。除此之外,朝廷對他們實行嚴格的計劃生育政策。對他們生孩子的數量進行限制,不能超過兩個,否則的話就會被送去當和尚。在這樣的種種壓制之下,蒙古人口就會越來越少,過上五六十年或者是一百年,蠻子的人口就會極大的銳減,反抗的力量也被極大削弱。”

:“最後一點就是互市,遼東也好,漠北也好,那些游牧民族的百姓,極其的缺乏日常生活的用品,而且他們對於產自於大明的絲綢、茶葉、鹽等需求量很大,而咱們對於他們的動物皮毛、牛羊馬需求量很大,所以咱們就可以與他們進行貨物交換,只要他們在物產上得到了滿足,那麼也不會起兵造反。”

:“當然了,還有最後一點,那就是國防力量的強大是震懾敵人的後盾,只要咱們大明不斷的更新強大的火力,那麼游牧民族自然是沒有一點點反抗的能力的,即便是他們想反抗,那也要算計下反抗帶來的後果,而且爺爺要以朝廷的名義告知那些蠻子,倘若是某個部落發生謀反作亂的事情,那麼朝廷就有權利滅了這個部落,不管男女老幼,統統殺無赦,其實這也就是警告的意思,至於殺不殺,還是取決於朝廷的。”

待得朱雄英一番話說完以後,洪武大帝盯着朱雄英說道:“你是如何想出這些坑人的措施?”

朱雄英輕輕一笑說道:“閑來無事翻看經史典籍想出來的唄。”

:“你覺得咱會相信你主動看書嗎?”

:“信不信由着您嘞。”

其實朱雄英之所以想到這樣的辦法,最主要的還是想起了清朝時期對於蒙古部落的治理,也不過就是政治手段、盟旗制度、宗教政策、互市通商。

不可置否的是,清朝對於蒙古部落的統治手段是極其的高明,這點毋庸置疑。(查過資料的)

本章節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