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聶大人,你胡說八道,污我名節,我清者自清。我們都江縣縣試的考卷現在就在縣衙里放着,我馬學望懇請諸位隨我去看看這一些考卷,陝斌究竟是不是才學過人,是不是當得起這個案首。
各位,天地良心啊,我們並不知道聶大人所說的這些,我們只是秉公行事,各位大人,你們一定要主持一下公道啊!”
馬學望這一說,差點眼淚都落下來了,聶永又是哈哈大笑,道:“馬大人,童子試是朝廷的童子試,你當這是你一個縣的童子試么?你放心,這件事的是非曲直一定會有公斷的,不過,這得學政大人來斷。
各位,在我揚州縣試期間,學政蘇大人就在我揚州,宋、馬兩位大人是不是清者自清,我們同僚能說了算么?朝廷自有朝廷的法度,宋、馬二位,請你們要弄清這一點,切莫自誤!”
聶永既然已經開口了,那自然是要咬到死,這便如同高手下棋,一着不慎,便是滿盤皆輸。宋瑾和馬學望兩人徹底兵敗如山倒,被聶永這幾頂大帽子扣下來,扣得噤若寒蟬,作聲不得。
梁泉義一看這局面,心裡也有些慌,因為這事兒一旦傳出去,於他的名聲也不利,當即他道:
“聶大人,你請先坐,正如你所說,是非曲直自有定論。但是有一點,我年幼的時候在北地生活的事情,知道的人並不多,我不認為宋大人和馬大人就知道這事兒。他們倘若真知道,怎麼會行這等愚蠢之事?
不僅於他們自己不利,於我也不利,損人不利己,這是何苦?”
梁泉義並非真的昏庸無能,揚州知府之位競爭那麼激烈,他能夠在眾多競爭中佔得先機,將這個位置拿下來,哪裡會沒有幾把刷子?
他的態度亮出來,明顯是想大事化小。其他各縣的縣尊眼見事情鬧成這樣,也覺着鬧下去對大家都沒有好處,尤其是對揚州的童子試百害無利,所以大家紛紛出來幫宋瑾和馬學望圓場。
有道是三句好話暖人心,事情鬧到了這一步,聶永倘若再鬧下去便不近人情了,而且同僚和上司都出面講話了,他能不給面子么?
聶永似乎被勸止了,事情似乎得到了控制,就在這時候,聶永身後的少年卻嘆了一口氣,道:
“君子易說,小人難防,今天的事情已經傳出去了,真相反而已經無足輕重了,兄弟兩人同時得中案首這樣的佳話本來就受人關注,哎......”
少年的話說一半,輕嘆一口氣,後面的話便不說了。
然而全場所有人卻同時怔住,一個個呆若木雞,說不出話來了。梁泉義心中一下慌了,因為少年說得太對了,今天的宴席備受關注,宴席上的細微小事兒都會被傳開去,更何況這樣的大事兒?
從聶永發飆的那一刻起,是否能搞定聶永其實已經沒有意義了,因為謠言的傳播從來都是如風一樣快,興許這個時候,揚州的大街上讀書人就議論開了。
科考本來就很敏感,這中間一旦牽扯到了貓膩,讀書人還能不反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