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瑜冷笑道:“計劃周密,但只要官軍百密一疏,義軍就能脫困。而且‘三餉’既加,將會產生流民無數。就像大帥名言:‘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趙德昭道:“不僅如此,還有關外的北遼,也在虎視眈眈。”
諸葛瑜和龐公瑾一愣:“我們居然沒想到這點!大帥英明!”
這也說不上有好特別的英明。因為會試後拜師時,趙德昭的座師、兵部尚書景頗對他提過:祥符皇帝朱桓,一直把北遼視為最大的敵人,也在為和北遼開戰做準備。從國家民族和戰略角度來說,朱桓的眼光是敏銳的、決策是正確的。但是朱桓的才能不足、性格暴躁殘忍,大梁將領如蔡太尉之流更是不堪,加上國內不穩定,對與北遼開戰非常不利。
當然,此時的趙德昭,壓根不知道還有金國。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大梁和大遼兩敗俱傷,金國趁機崛起。
龐公瑾道:“這麼看來,我們雲霄山茨竹鎮,可以有很長一段時間的安全期了。”
趙德昭道:“接下來我們該怎麼辦?”
諸葛瑜道:“內修政理,外招流民!”
趙德昭喝彩道:“好!內修政理。務農以充倉廩,鍊鋼以壯軍械,工坊以利商會。而我們黑旗軍勢力,最大的缺陷是人口不足、地盤狹小。待官軍與義軍、甚至大遼打成一鍋粥,我們就先消滅山下三大家族。但是,縣城以上暫時不動,把各地鄉鎮佔領,以農村包圍城市;時機一到,就破州占府!”
諸葛瑜和龐公瑾一起鼓掌道:“農村包圍城市,好國策!”
這時,何七姑跑進來道:“李德盛,聽說細作回來了。母親和二嫂讓我請你去問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