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1章
刺刀的長度大概一尺出頭,開了血槽;燧發槍長度四尺,加起來超五尺長。可以當做短矛使用了。
這,就是趙德昭一步到位的,全稱是:定裝火藥,後裝圓錐形彈頭,拉膛線,加準星和刺刀卡環,“德式”燧發槍!
火繩槍太落後了,單發時間至少十五息,還受大風、雨雪天氣等影響。趙德昭壓根沒考慮它。
滑膛槍子彈沒有準頭,只能靠運氣和大面積覆蓋射擊。拉了膛線,子彈出膛,高速旋轉,準頭可以達到百發百中。
後裝式效率高,圓錐形彈頭空氣阻力小,定裝火藥可以避免炸膛或者射程過近......等等。
之所以命名為“德式”,可不是後世那個“德粉”;而是取了趙德昭和李德盛兩個名字中相同的那個“德”字,不違和。
這個燧發槍,難度大的、在這個火繩槍都還沒出現的時代、幾乎無法解決的問題有兩項:一是讓槍膛光滑並拉出精確的膛線;二是扳機、擊發處的彈簧(螺旋形彈簧和彈簧片等)!
兩者都涉及到材料科學。由於趙德昭高了後世的土高爐,槍管、刺刀的材料已經解決。
槍管內要光滑和拉膛線,要求製造出來車床。由於提前築了水壩,所以車床就跳過了人力而直接提升到水力。而車床的構造,趙德昭只有模糊的概念,需要馬鈞等開動腦筋。
馬鈞折騰了三年多,才把車床製造了出來。
這個技術水平的車床,相當於提前了八百年出現!
車床主要用車刀對旋轉的工件進行車削加工。除了構造、構件,還有關鍵的車刀。在後世,車刀主要是合金;但趙德昭對合金也一無所知,就只能選用鑽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