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7章(2/2)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

對應的皇帝之冕通高六寸、長一尺八寸、寬九寸。冕體為西竹絲編織成六邊形的網格狀冠胎,表面敷羅絹黑漆。冠前後分別鑲一倭角長方形金飾框,兩側有梅花金穿,貫金簪。

冕前後分別垂着十二道旒,每道旒上有赤、黃、青、白、黑共十二顆玉珠,形成珠簾。

為什麼皇帝冕要有珠簾呢?那是為了讓皇帝兼聽公正,做皇帝要有皇帝的樣子;而且必須時時正身,那些珠簾就是提醒皇帝要端正身體。同時,前後珠簾也是為了讓皇帝的眼不要太過於明,對待臣子要寬容,誰能沒有過失呢?該閉一隻眼的時候就閉一隻眼,象隔着帘子看人一樣,不要總是明察秋毫。

冕到耳朵的地方左右各有一塊玉,是為了正音,不聽奸臣的話語,所以就有了“充耳不聞”、“視而不見”的成語。

登基大典的袞衣主體分上衣與下裳兩部分,衣裳以龍、日、月、星辰、山、華蟲、宗彝、藻、火、粉米、黼、黻,這十二章紋為飾,另有蔽膝、革帶、大帶、綬等配飾。

皇帝袞服以明黃色為主色,主要紋飾為十二章。其中團龍十二,用孔雀羽線緙制,前身、後身各三(徑一尺),兩肩各一(徑九寸),下擺兩側各二(徑九寸)。日、月、星辰、山紋分佈在兩肩、盤領背部下方和肩部。四隻華蟲(雉雞)在肩部下側。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織成兩行,相對排列於大襟上。

其它的是皇帝在不同系列、各種場合所穿的服裝:

皮弁服:是皇帝的朝服。皇帝在朔望視朝、降詔、降香、進表、四夷朝貢、外官朝覲、策士傳臚時穿皮弁服。

武弁服:武弁服為天子親征遣將時所着的服飾。

燕弁服:皇帝平日在宮中燕居時所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