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7章(2/2)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

主要宗旨是:以趙德昭建國稱帝那天為界,以前明確表示歸順的、明確表示支持新政的,其在原大梁的功名予以確認。

本法頒布之日前,明確表示歸順的、明確表示支持新政的,其功名減一等確認。比如進士降為貢士,貢士降為舉人,舉人降為秀才,秀才降為童生,童生不再降。

反之,其功名予以黜革,廢為庶人。沒了功名,不但特權喪盡,至少不能當官了。

為了安撫士紳和讀書人,本年、大明瞾始元年秋,將開“建國恩科”。這屆恩科是特殊恩科,是“打一棒再給一甜棗”的“甜棗”。它只允許前梁舉人以上功名者(包括原進士)參加,直接就是鄉試(確認舉人功名)、會試和殿試。

關鍵一點,考試前,必須宣誓支持新政,否則逐出。

這次恩科,鄉試錄取舉人二萬人;會試錄取貢士一千五百人;殿試錄取進士錄取三百六十五人。這不同於過去貢士和進士名額完全一致,實行了差額錄取。

明年,將開考大明瞾始二年,第一屆正式科舉。而大明正式科舉,將採用新的考試製度——分科舉士。即增加了算術、格物、地理、天文、醫學等科,佔據錄取名額的六成;原本的科舉,只佔據錄取名額的四成。

同時軍校也面向社會招生,學習帶兵打仗。

這是對待士紳、士子階層的懷柔手段,主要手段還在於軍事。

這次“何七姑出走事件”,暴露了大明軍思想工作的缺陷:過去是把趙德昭和何七姑一起神話的。

因為那時候,李大帥和夫人感情非常好,同時神話事半功倍。

但何七姑出走,就打破了這個神話,趙德昭形象受損。於是,五老緊急調整教材,只神話趙德昭一個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