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3章(1/1)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

第2333章

歐陽嫣(奉國公府)派系:包含曹剛、薛寶林、湯正隆(收編了原陸晉義的殘部)等。

薛寶蟾、鄧熙鳳的海軍派系:如鄧聞武、鄧作雨、鄧作田,還包含部分沈家的海上勢力。

武思宓代表的武周派系,如武植、武樹、柴逢春等。

流民義軍派系:趙勝部、李敬軒殘部如柳岩等、王鴻基殘部如王定國等,還有一些小股勢力。

雲霄山派系:由於何七姑出走大傷元氣,只有何五郎、何雙成等。還有一些已經轉文職,如向朗、向元武、段元慶等。

原八旗派系:以賀霞正藍旗為首,只有扈弘、扈春進入了中層。東莪為代表的兩白旗,加上收編了其它八旗;但絕多數轉軍為民了,軍隊中高層幾乎沒有。

西遼回歸,軍隊全部解散,大明多了很多公侯。

原大梁投誠的軍隊全部轉為民,也沒有爵位,沒有形成派系。

這次軍改,高層幾乎全部退下,進入軍委。

軍隊後續軍官,全部出自於趙德昭一直擔任校長的“雲霄山軍校”、現在是“大明皇家軍校”。他們是二十多年來,趙德昭親自培養出來的天子門生、嫡系,對趙德昭忠誠度極高。

也比科舉出來的所謂天子門生含金量大多了。

由於文官、包括科舉出來的舉人進士,全部、強制要進入五老主持的分佈全國的“政務大學”培訓學習,開始時派系色彩不濃厚。但後來由於內閣、十二部等穩定十八年,派系逐漸形成。

基本上,每個大學士、尚書都形成了自己的派系。所以文官派系相對分散,只要致仕、轉崗、外調,相互滲透、制約......權臣是不可能煉成的。

這裡面還有一個趙德昭大力扶持的,以洪七公為首的科學派系。不但不制約、滲透,而且還專門設立了“大明皇家科學院”。同時納入朝廷和皇室系統,由內閣和皇帝雙重管理,地位還隱隱在十二部之上。

這次朝廷、軍方大調整,早就告知了相關人員。今天在大朝會上,只是履行公布手續;還要在《大明時報》上連載,刊登相關人員的功勛。

既然公布了大量官員調整致仕,然後就是爵位提升。

經過長期考驗,現有軍政人員都是合格的國之勛臣。現在致仕了,基本上可以蓋棺定論了。

追贈:陸晉義為忠武王,王元景為忠肅王,何大郎為義勇王,何二郎勇烈王,韓得財一品國丈,馮鐵牛一品衛國公,洛美芍一品護國夫人。侯青一品忠烈將軍,趙蓉一品忠烈夫人;熊氏一品誥命老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