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葯價過高的話,會超過大部分家庭的承受能力,導致銷量降低。”
“如果銷量太低的話,也會導致營收不會很理想。”
“何不降低葯價,說不定可以擴大患者群體,營收反而會提升。”
吳旭章不會要求楊風無私奉獻,所以他只能從商業的角度,給楊風提出建議。
葯價過高確實會影響到患者的群體,沒有多少人買得起葯,銷量自然不會高到哪裡去。
而降低葯價的話,覆蓋的患者群體會更多,銷量自然水漲船高。
說不定葯價降低下去,利潤反而會提高。
“那麼吳主任,你覺得我們定價多少合適?”
關於這個道理,楊風怎麼可能會不知道。
事實上,他也沒有打算賣兩萬一個月。
因為他知道這個藥費,可以承擔得起的患者不足兩成。
他之所以會直接說出這個葯價,不過只是漫天開價而已。
一開始說出心理價的話,對方肯定還會希望再降低一些葯價。
還不如先說出一個天價,讓對方慢慢還價。
最後拿到了合適心理價位之後,還可以讓對方欠自己一個大人情。
這就是談判技巧,底牌很重要。
而楊風手中的牌很多,只要打得好,就可以為自己贏得更多的籌碼。
“那我先說一個葯價,希望楊先生可以參考一下。”
“如果可以的話,我希望一個月的藥費可以控制在一萬塊錢以下。”
“這個藥費大部分患者都有能力支撐,雖然會很不容易,但是不至於治不起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