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章
未央宮。
劉盈屍骨未寒,朝中已經有不少大臣,開始考慮更換太子之事。
劉如意自然是最大的贏家,畢竟戚夫人得到了不少大臣的示好。
只不過原來支持趙王的絳侯、曲逆侯和潁陰侯,並未重新歸來,倒是讓戚夫人沒辦法當面嘲諷。
“哼!這三人也知道,如今再投靠我兒,不過是自取其辱!”
戚夫人洋洋自得,彷彿又變成了那個恃寵而驕,母憑子貴的高傲皇妃。
反倒是呂後寵辱不驚,沒有因為劉盈的去世而失態。
先是正式收養劉長,讓皇後一脈,能夠名正言順地參加皇位爭奪,不至於因為劉盈的死,便失去了繼承皇位的機會。
也正是呂後此舉,才沒有讓呂氏功勛出現動蕩,不至於樹倒猢猻散。
至於劉邦的反應,則讓不少臣子心中忐忑。
“陛下,莫非是喪子心痛?可我記得他老人家,當初最喜歡的是趙王!”
“你懂個屁?皇後是髮妻,太子乃嫡子也!這世上哪有不愛孩子的父親?分明是當初太子不堪大用,陛下才有了廢立的念頭!”
“對對對,誰知道後來太子大顯神威,文治武功全都不下於陛下,這才重新喚醒了陛下塵封許久的父愛!”
“行了,先別說這些無用之事,儲君乃國之根本,汝等以為趙王是否能夠登上太子之位?”
大臣們議論紛紛,畢竟他們這些尚未站隊的人,也是一批不可或缺的政治力量。
劉邦剩下的幾名皇子之中,能夠爭奪儲君之位的人,無非有兩個。
一位自然是呼聲最高的劉如意,另一位則是剛被皇後收養的劉長。
至於劉恆、劉恢、劉友等人,並非能力不濟,而是他們身後的背景,根本不足以支持他們參與到奪嫡之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