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7章
匈奴大營。
隨着天氣寒冷,冒頓單于的身體也一日不如一日,總是忍不住咳嗽。
“單于,您分明想要讓孤厥成才,為何要屢次出言打擊他?”
“哼!漢人有句話說得好,棍棒底下出孝子!稽粥心狠手辣,但孤厥掌兵卻始終不得要義!”
對於左賢王的疑問,單于自然知而不言,畢竟要團結整個草原,只靠冒頓自身能力顯然不行。
至少親近之人,要成為他的主力,就像眼前的左賢王,有他的部落威脅燕地,才能讓單于沒有後顧之憂。
“唉!就怕孤厥沒辦法理解您這份苦心,反而會讓你們父子之間素有間隙!”
“算了,本單于為的是整個部族利益,怎麼可能在乎他一人想法?”
冒頓心裡苦,彷彿龍生九子,攣提稽粥繼承了他的心計,卻沒有軍事上的老臉狠辣。
孤厥好狠斗勇,卻總是不懂得耍詐。
兵者,詭道也。
只會正面跟敵人作戰的將領,可不是名將,更不能幫助未來的單于抵禦漢人進攻。
當日劉盈僅率兩千人,就幫助父親劉邦改變了真定的戰局。
當冒頓單于得到這個消息後,心中的驚訝更甚當日白登之圍。
一個君主可以不用親自率兵打仗,但必須要有基本的軍事能力,懂得判斷形勢。
可惜以冒頓單于的觀察,兩個兒子都沒有這種能力!
可想而知,大漢與匈奴的下一代爭鋒,此消彼長之下,匈奴將處於劣勢。
冒頓單于豈能忍心,看到自己締造的大好局面,就這樣付之東流?
好在劉邦於他之前去世,給了冒頓單于削弱大漢的機會。
此役若是能夠大敗漢人,逼得大漢朝廷求和,雙方至少能保持十年和平!